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4版(2022年06月2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门诊大厅里的“红马甲”
代进 瞿芳芳 本报记者 方继莲

 “阿姨,请规范戴好口罩哦。”“请大家有序排队,保持一米安全距离,避免交叉感染。”走进江油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大厅,有一群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格外显眼,他们忙碌地穿梭在人群中,俨然成了医院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为进一步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有效分流人群,江油市第二人民医院行管党组织于2022年3月组建了这支“红马甲”队伍,各职能科室的党员、干部、职工踊跃报名,纷纷穿上“红马甲”,化身为防疫志愿者,每天轮流到门诊大厅进行志愿服务,用微笑服务对待每一位到院就诊的患者,耐心地为患者分诊导诊、答疑解惑。     

  
 “80多岁的老妈不见了”


 “你好!我80多岁的老妈走不见了!你们可以帮我找一下吗?”


 正在轮值的“红马甲”志愿者谢亚岚接到刘先生焦急的求助。原来,刘先生带着摔了跤的母亲到医院就诊,不承想等他挂完号准备去诊室时,却发现在一旁等候的母亲已不知去向,这可把他着急坏了。


 “她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在哪里等你的?”谢亚岚一边安抚刘先生,一边帮他在大厅各处寻找,最终在监控录像的帮助下找到了刘先生的母亲。“谢谢,太感谢你了。刚刚真的是吓死我了!”刘先生向谢亚岚竖起大拇指。


“没有你,我这一趟就白跑了”


 一大早,正在轮值的“红马甲”志愿者柏袭桐看见一位大爷站在挂号窗口前久久未离开,她主动上前询问后得知,原来这位大爷有听力障碍,他想挂内分泌科副主任陈奕君的专科门诊号,可是当天陈奕君下午才上门诊,挂号员和他解释了许多遍,可能是大厅太嘈杂,大爷听不清楚,无助地站在窗口。


 柏袭桐将大爷带到一边,耐心地和他交流,当她得知大爷是专程从绵阳赶来的,立即帮他与科室联系协调。最终,接到电话的陈奕君在完成晨交班工作后,专程前往门诊为大爷进行诊治。


 “谢谢这位穿‘红马甲’的老师,没有你的帮助我这一趟就白跑了。”大爷说。


 “有你帮忙抱宝宝,我特别放心”


 这天上午,刘女士带着4个月大的宝宝来到该院,就诊途中她想上洗手间,孩子一时无人照看,无奈又焦急的刘女士找到了正在轮值的“红马甲”志愿者文蕾寻求帮助。


 文蕾想都没想,一口便答应了下来,当起了孩子的“临时妈妈”。看着宝宝在自己怀里不安地“哼哼”,文蕾握着孩子的小手轻声安抚:“宝宝乖,你的妈妈去上洗手间了,阿姨抱你在这里等妈妈!”


 “太感谢你了。请你们‘红马甲’帮忙抱娃娃我特别放心!”刘女士深有感触地说。


 截至目前,“红马甲”行动已经持续开展了3个月,共计100余名医院职能科室职工主动参与到志愿服务工作中,服务时长超过1080个小时,已经成为医院提升门诊服务效能的一面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