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儿童性早熟的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研究显示,我国儿童性早熟的发生率为1 ~3 ,仅次于肥胖症。性早熟一般是指女童在7.5岁前出现乳房发育或10岁前出现月经初潮,男童在9岁前出现睾丸增大等。性早熟儿童的骨骺闭合提前,使得儿童最终的成人身高矮小。这些身体变化还可能诱发儿童的心理问题,如害羞和耻辱感,对其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孩子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家长要关注并重视性早熟问题。
如何判断性早熟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存在性早熟的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孩子正常的发育过程。一般来说,男孩12岁左右,女孩10岁左右开始性发育。男孩进入青春期开始发育时,身高增长明显加速。随着时间的推移,阴茎长大,阴毛出现,直到变声;之后,身高增长放缓,出现遗精现象。此时,男孩的青春发育进入终末期。女孩的青春期发育,除了身高增长突然加速,乳房发育也是重要标志,随后出现阴毛,一般2~3年内便会经历月经初潮。此时,女孩的发育进程已接近尾声,身高增长空间可能不足5 。
更简单的评估方法是,男孩睾丸大小接近或超过一元硬币大小(睾丸容积大于或等于4毫升),就意味着已经开始增大;女孩自述胸部疼痛,感觉能摸到胸部硬块,或有按压疼痛时,也意味着乳房已经开始发育。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应该提高警惕,尽早到医院找专科医生进行评估,以免错过最佳干预期。
性早熟的负面影响
性早熟会对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儿童体内性激素水平的升高会加速骨骼成熟,导致骨骺线提前闭合,使其在发育早期身高和体重领先,但成年后身高反而低于同龄人。同时,身体的提前发育让孩子在群体中显得“与众不同”,可能引发自卑心理、社交障碍,影响其身心健康。此外,过早出现生理变化还可能让孩子对性别角色产生困惑。因此,家长应及早关注并采取干预措施,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预防性早熟小贴士
儿童性早熟的出现,受很多因素影响,包括遗传、环境、营养等。大量证据支持青春期启动年龄有普遍提前的趋势,所以多数家长不必过分担忧性早熟问题。建议大家从日常生活方式着手预防,合理应对,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控制体重。油炸食品、快餐和甜品深受儿童喜爱,如果摄入过量,容易导致其超重肥胖。家长要合理安排孩子的每日饮食,避免由于营养过剩引起肥胖而诱发性早熟。肥胖会对儿童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的亢进产生刺激作用,从而引发性早熟。在日常生活中要让孩子少吃甜食、炸鸡、炸薯条、巧克力等高热量、油炸食物,少喝含糖饮料。鼓励孩子多吃天然、低热量的健康食品。
食物多样,合理搭配。家长应科学搭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注重营养均衡,让孩子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适量增加富含钙质的食品摄入(如牛奶、豆腐),促进骨骼发育。应尽量选择优质蛋白质,可以用鱼肉代替红肉。
避免接触或误食含激素的物质。激素残留是饮食中常被忽视的风险之一。食用添加了激素的饲料养殖的家禽、家畜,可能会干扰儿童的正常性发育。此外,家长应避免孩子误食含有“保健”“美容”功能的保健品,含植物激素的蜂王浆和避孕药等。避免过多食用“滋补”食品和保健品。
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帮助孩子养成早睡的好习惯,保持充足睡眠。不要熬夜玩手机、玩电脑。孩子熟睡时,一定要关灯,小夜灯也尽量不使用。
加强体育锻炼。每天尽量安排运动的时间,慢跑、跳绳、打篮球、游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避免孩子接触不良信息,不要让孩子过早接触言情类影视文学作品。(据《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