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6版(2025年03月2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烧伤整形科:
10余小时奋战 修复49年瘢痕溃疡

     “恢复得不错,供血很好。”3月20日,简阳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病房里,医生钟元用棉签轻轻触碰62岁秦先生右小腿的移植皮瓣,发现皮瓣肤色正常,富有弹性。历经多年病痛折磨的秦先生,对查房医生们再三表达着感激之情。

       49年前,一场车祸在秦先生下肢留下了瘢痕。此后,每隔数月,瘢痕处就会裂开溃烂,渗液常常浸透纱布,刺痒与剧痛交替折磨。在当地卫生院换药治疗近两年,但他的溃烂面积却持续扩大。今年3月初,身心俱疲的秦先生来到简阳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门诊。门诊医生仔细检查后发现,这并非普通创面,而是瘢痕溃疡。其瘢痕区呈现“血管荒漠化”,毛细血管密度仅为正常皮肤的三分之一,溃疡极难愈合,还常被误诊为单纯皮肤缺损,导致治疗时机延误,创面不断恶化。

       秦先生的下肢瘢痕溃疡深达肌层,还伴有骨膜损伤。传统植皮无法覆盖深部缺损,局部皮瓣也因瘢痕挛缩和血供破坏难以利用。面对这一棘手状况,简阳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团队决定采用游离皮瓣移植术治疗。该技术通过显微血管吻合重建游离皮瓣独立血运系统,皮瓣携带的皮下脂肪及筋膜组织能填充缺损、改善微循环,增强抗感染能力,促进慢性溃疡愈合。

       3月17日,科室团队凭借丰富经验与精湛技术,在显微镜下精细解剖瘢痕粘连。他们克服了血管管径不匹配、管壁脆性增加等重重难题,经过长达10余小时的奋战,成功完成了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与胫后动静脉的精准吻合。术中,他们反复确认血流动力学稳定,确保皮瓣血供可靠。术后,皮瓣色泽红润,毛细血管反应灵敏,溃疡创面已被皮瓣完全覆盖,原本如“干枯树皮”的瘢痕区,触感也恢复为有弹性的肌理,这标志着手术取得成功。 (付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