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杭州一名20岁男子和女友谈恋爱后出现了发烧、嗓子痛等症状,经过检查后确诊为“急性EB病毒感染”(“接吻病”)。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金洁解释:90 以上的成年人体内都携带有EB病毒,绝大多数成年人都曾经隐性感染过接吻病。
接吻病是啥?是一亲亲就生病吗?还有很多人都携带病毒?估计不少人现在一头雾水。今天,我们就来好好了解一下接吻病。
与流感相似
典型症状是反复发热
南方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主任郭德康介绍,在日常门诊中也会遇到一些“接吻病”患者。
上个月,一名30岁男子和女友恋爱没多久就开始出现发烧、嗓子痛等症状,以为是流感就没放在心上,直到连续发烧一周,脖子也跟着肿起来,他才意识到要去医院。经检查,医生发现B超显示其颈部淋巴结肿大,而且肝功能也有异常。进一步检查后,明确了病因。结果显示EB病毒相关指标阳性,随即被确诊为“急性EB病毒(人类疱疹病毒4型)感染”,也就是接吻病。
除了成人,小孩也很可能患上“接吻病”。就在去年年末,东莞一位家长担心3岁的小孩吃饭会呛入气管,于是将饭嚼碎再喂给孩子吃。后来,孩子出现反复低热,其颈部淋巴结严重肿胀,经过检查、问诊等流程,最终确诊为“接吻病”。此前还有一位高一男生,与同学聚会饮酒,回家后开始头痛、咽痛、浑身无力,吃了感冒药也不见好转,症状反而加重。最终经医生确诊,不是感冒而是“接吻病”。
EB病毒是一种人类疱疹病毒,主要通过唾液、呼吸道传播。EB病毒“欺软怕硬”,喜欢感染免疫力低下的人,尤其是儿童,少数为免疫力低下的成年人。据了解,我国3~5岁儿童的EB病毒感染率高达90 ,以4~6岁为高峰期。金洁表示,EB病毒早期症状与流感相似,典型的症状在于反复发热,一般不少于5~7天。
比感冒更黏人
对症治疗非常关键
尽管听起来可怕,但大多数情况下,接吻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说,病程会自然消退。对症治疗后,患者通常在三周左右即可痊愈。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第一医院(东莞市东南部中心医院)专家表示,早期识别和对症治疗对接吻病非常关键。EB病毒感染的早期症状与流感的症状相似,会出现发烧、鼻塞流涕、咽痛等,因此很容易被混淆。
一旦感染这种病毒,就会出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这是一种比感冒更黏人的病症,它会侵犯人体的各个脏器组织,引发很多并发症,如扁桃体肿大、脑膜炎、肺炎、胸腔积液、心肌炎、脊髓炎、颅内出血等,甚至会诱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肝脏功能受损以及泌尿系统感染、肝衰竭等病症。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接吻病”?
孩子方面,除了减少亲吻孩子外,成人还应避免嘴对嘴喂食孩子,不给孩子吃大人咀嚼过的食物。孩子应使用单独的餐具和水杯,并在餐桌上准备公筷;
成人方面,急性期病人应进行呼吸道隔离,保持手部清洁是阻止病毒传播的有效方法。在人群密集或病毒流行期间,佩戴口罩可减少病毒通过呼吸道传播的风险。
此外,通过血液检测可以早期发现EB病毒感染,及时采取干预措施。特别是对于免疫系统较弱的群体,如老年人,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这些病毒
也能通过接吻传播
除了EB病毒外,生活中还有以下一些疾病可通过接吻传播:
呼吸道传染病:此病在秋冬季最为高发,主要因为感染流感病毒、结核杆菌等病原体引起。除了接吻传播外,还可通过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排出的飞沫传播疾病。
幽门螺杆菌:这种病菌最为主要的传播方式为“口-口传播”,进行接吻、嘴对嘴喂食等行为时都可能被阳性感染者传染。需要提醒的是,长期感染幽门螺杆菌会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的患病风险,为胃癌的发生创造条件。
口腔疾病:接吻时,细菌也会交换到对方口腔之中,从而增加患相关口腔疾病的概率,而常见口腔疾病如牙龈炎、牙周炎、龋齿等都可能在口腔中产生大量细菌。(综合《羊城晚报》、荔枝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