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6版(2025年03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成都高新区肖家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双向转诊 打通就医“最后一公里”
本报记者 冯若冰

      “通过社区医院转诊,上午开单下午就挂上了华西专家号!”近日,成都高新区肖家河街道居民李女士谈起女儿的就医经历时不禁感慨。她的女儿因眼部不适需到华西医院就诊,多次抢号未果后,通过肖家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当天即预约到次日的专家号。

       记者了解到,李女士的经历并非个例,而是肖家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深化医联体合作、推进分级诊疗的缩影。作为居民健康的“第一站”,该中心依托“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多家三甲医院建立了协作机制。建档居民经家庭医生评估后,可通过线上系统一键转诊,优先获得上级医院号源,最快实现“社区初诊—上级复诊”24小时衔接。

     “转诊不是简单的‘开单’,而是为居民匹配最合适的医疗资源。”该中心家庭医生团队负责人介绍,患者转诊前需完成家庭医生签约建档,全科医生会根据病情进行初步诊断,填写电子转诊单并同步上传患者健康档案。上级医院接诊后,诊疗信息将实时回传至社区,形成“社区初筛—精准转诊—上级诊疗—康复回社区”的闭环管理。对于行动不便或需要复诊等特殊群体,家庭医生提供个性化管理方案,包括远程用药指导、康复建议等延伸服务。75岁的糖尿病患者张大爷对此深有感触:“现在复查指标在社区就能调取,配药随访不用再跑大医院了。”

     “让居民少跑路、少操心,就是我们最大的目标。”该中心负责人陈华东表示,中心通过“双向转诊”打通就医堵点,既缓解了大医院“挂号难”的问题,又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资源,激活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效能。他介绍,下一步,该中心计划扩大合作医院范围,增设转诊健康管理专员,并为慢性病患者、老年人等群体定制个性化转诊方案,真正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不耽误、康复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