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4版(2025年03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三个小孔 化解90岁老人疝气危机

       90岁的李大爷长期受慢性支气管炎困扰,最近肺部发炎,咳得气喘吁吁,被送至四川省第三人民医院普通外科。

       住院期间,李大爷发现自己左大腿根处鼓起一个鸡蛋大小的包,疼得冷汗直冒。经医生诊断,他患了“疝气嵌顿”,即肠子被卡住,若不及时处理,肠子会缺血坏死。

       第一次肠子卡住时,医生通过手法复位成功解决,原计划等肺部感染好转后再安排手术。然而,几天后,李大爷的肠子再次“溜”出并卡死。

       面对这样的紧急情况,手术成了唯一选择,但医生面临三道难关:李大爷心脏装有支架,因而长期服用抗凝药物,从而增加了手术大出血风险;其肺部状况不容乐观,使得麻醉的风险极高;患者已经90岁高龄。

       关键时刻,普通外科主任王勇团队决定采用微创手术,即腹腔镜疝修补术(TAPP术)。手术仅在肚皮上打三个小孔,用细长的手术工具将肠子推回去,再把“破洞”补好。

       经过迅速的术前准备与周密规划,由王勇、刘伟为李大爷实施手术。通过腹腔镜屏幕,清晰看到卡住的肠子,小心推回原位,再用补片像“打补丁”一样加固腹壁薄弱处。仅1个小时,手术便成功完成。术后,李大爷恢复得很快,最终顺利出院。 (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