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在护理岗位上的第26年。在这个特殊的岗位上,我看到过女性身上的脆弱,看到过她们被疾病折磨的痛苦、被坎坷命运纠缠的不甘;也见证了她们的坚韧、乐观、豁达,她们的每一面都如此鲜活,充满生命力。
我也在与患者的相处中不断成长,用特有的敏锐、细心温暖着患者。
重燃希望
3年前,55岁的李阿姨刚刚准备开启退休后的美好生活,却在体检中被查出乳腺癌并切除了部分乳房。初次见她是在医院的伤口造口门诊,她来处理术后的伤口。消瘦的身形,憔悴的面容,每次缓慢地掀开她伤口的纱布时,都能感受到她的无力和孤独。同样作为女性,我们深知李阿姨的无力不仅仅是伤口带来的疼痛,更是心里说不出的不自信。
为了能缓解阿姨的紧张和不适,在每次为她处理伤口之前,我会努力搓一搓手,让手上的温度变暖和一些。每一次处理完后,我会尽可能多地给她讲一些术后康复需要注意的事项,只希望她能感受到一点点温暖,而我这些小小的举动,细心的李阿姨都看在了眼里。
在最后一次处理伤口的时候,李阿姨不仅眉头舒展,还主动跟我们讲了自己未来的打算,她说自己准备出去旅游,去自己没有去过的地方看看。我打趣道:“阿姨,你终于肯笑了。”阿姨回答我说:“你的‘唠叨’让我觉得生活还有生气儿。”不知道阿姨现在生活得怎样,但她那一刻的笑脸让我印象深刻。“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那一刻,这句话的含义实现了具象化。
报之以歌
工作中,我们在帮助治愈患者的同时,也常常被患者所打动。
28岁的小丽因为一场车祸导致腿部大面积皮肤缺损,需要长期进行伤口护理。第一次来门诊换药时,我们在场的护士都被吓了一跳,虽然在临床上早已看惯了各种“场面”,但小丽的伤情依然让我们有些吃惊。“像不像‘豹纹’?”她主动打破了有点尴尬的场面,笑呵呵地跟我们讲述了车祸的过程,仿佛在讲诉别人的故事。
清创、消毒、缝合……每次来门诊换药时,她都疼得厉害,紧紧地攥着病床不撒手,但却从未掉过一滴眼泪,还总是乐观地和我们聊天。聊天中我们了解到,小丽的家境并不富裕,平时在夜市摆摊卖些手工艺品,赚的钱是家里主要的经济来源。因为着急给住院的妈妈送完饭后去摆摊,不小心发生了车祸。为了不让患重病的父母担心,她每次都是一个人来换完药,然后晚上再去出摊。她每次都会主动向我们学习伤口护理知识,努力在家进行康复训练,好让伤口尽快恢复。
“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每次看着这个年轻的姑娘,我总被她对生活的热爱和不向命运低头的韧劲所感动。
专业成长
从普通护士到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再到泌尿外科护士长,我在与患者的相处中不断成长,20多年的工作经历让我对护理专业性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
面对高强度的工作,我们曾连续工作数小时,其间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克服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坚守岗位;为造口患者护理时,我们耐心地教患者如何专业地更换造口袋、清洁造口周围皮肤,引导患者接受自己的身体变化,帮助他们重拾信心;担任泌尿外科护士长后,我负责患者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护理团队,建设科室文化,带领护理团队与医生团队一起将科室打造成为医院的品牌科室,多次作为参观点位接待各级领导及同行的参观交流,协助科室成功创建成都市重点专科。
我与科室的姐妹们用专业让大家看到了护理的力量,看到女性的力量。
每一个女性如星光绽放在生活的每个角落,用自己或温柔或坚韧的力量散发光芒,展现勃勃生机,绽放属于自己的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