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5版(2022年06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徐培 抗疫前线的先锋
本报记者 侯文瑾

“我是一名党员,关键时候我不站出来谁站出来!”说出这句话的是德阳市人民医院主管技师徐培。作为德阳市应急核酸检测支援队的领队,有着16年党龄的徐培,在一次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前线上,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本色,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充分发挥了骨干带头作用,带领德阳医疗队书写了一份份满意的答卷。


身先士卒
2次历练总结经验


疫情就是命令,2021年11月9日,徐培主动请战,带领由10人组建成的应急核酸检测队奔赴成都,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应急支援工作。作为领队,她24小时“待机”,始终坚守抗疫前线,组织协调实验室遇到的各种问题。从实验室出来后,经常顾不上休息,她便继续和受援单位对接下一步的工作安排。为保证检测质量,徐培几乎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带领队伍连续10个日夜连轴转,零差错、高效率完成支援任务。


2022年初,河南省出现多点散发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月5日,支援河南郑州的紧急任务下达,作为“老兵”,徐培又一次主动请战,申请奔赴河南一线。


郑州疫情稍稍平息,1月16日,按照四川省指挥部统一部署,徐培率领的德阳队被抽调转战支援安阳。
转战安阳,意味着风险更大,任务更重,条件更加艰苦,被抽调的3支队伍共同接管了安阳市殷都区人民医院PCR实验室。


早上8点,还未熟悉实验室的德阳队来不及培训就接过了在安阳实验室作战的第一棒,徐培有条不紊地指挥着,标本还未到来,实验室已井然有序。最终,德阳队和其他两支队伍一起在短短5天内就完成了7万余管的检测任务,为殷都区的解封贡献了德阳力量。


 胸怀使命
5个月内3次请战


 3月29日深夜23点,本已经请好了公休假的徐培,准备照顾一下因忙于疫情工作而未能打理的小家,并着手装修一家三口的新居,但突然又接到第二天天亮就要紧急支援吉林核酸检测的任务。徐培连夜取消了第二天和装修公司的见面,再次请缨当了队长。 “有了先前的经验,并且身为党员,这样的关键时刻,我更应该站出来。”这已经是在短短5个月内,徐培的第三次请战。


3月30日,徐培和医疗队到达吉林,第一时间开展院感防控培训及实验室管理线上会议,那一天她只睡了两个小时。4月的吉林,昼夜温度相差极大,夜晚可达到零下几摄氏度。正式开展检测工作后,队伍每天的检测量要达到1万管。徐培带领德阳队连续上了两个大夜班,从凌晨2点上到早晨10点,陪着队员8个小时不吃不喝。
工作中,队员们的对讲机里总会传来坚定且令人踏实的声音,“做了多少样本?出了多少报告?”“大家不要着急,一定要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有身体不舒服的同志及时跟我反馈。”……徐培的话语一次又一次地成为每一位队员的强心针。


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克服人工统计错误率高、缺乏软件工程师现场指导的困难,徐培带领队员发挥生物信息学专业特长,编写程序协助核查四川队数据,确保数据准确。援吉的22天,徐培带领的信息保障组零误差、零延迟地完成了核酸检测上报工作,圆满完成了艰巨的任务。


“离开吉林的那天,虽然街道上冷冷清清,但能从车窗里看到路两边小区的窗户里,居家隔离的群众挥手向四川队告别。在一道围墙的角落里,我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不知行了多久的军礼,久久未动。”徐培忘不了那一瞥,那一刻,她心里柔软的地方,像是被一股力量击中了,她感受到肩上的责任又重了一分,同时也有着一份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