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确诊为“晚晚期”乳腺癌
◆历经15个周期化疗,一度想放弃
◆接受核素药物治疗,实现涅槃重生
讲述人:胡晶
整理:梁婷 陈猛
作为一个“晚晚期”癌症患者,我曾无数次站在悬崖边上。两年多时间里,我历经了15个痛苦的化疗周期,感受过各种治疗药物的副作用,从一个漂亮的妈妈变成一个光秃秃的“丑八怪”,在此期间,我还差点彻底失去光明……
幸运的是,最终我还是在与乳腺癌的搏斗中取得了重大胜利,之所以能实现涅槃重生,靠的并非运气。
癌细胞扩散
我没有手术机会了
我叫胡晶(化名),和大多数重庆妹子一样,容貌秀丽且性格开朗乐观,更让身边朋友羡慕的是,我还有一个温柔体贴的丈夫和一对聪明可爱的儿女。
那是2022年5月,我因胸口疼痛去医院检查,结果查出胸骨上长了一个瘤子。我当时并没有太在意,心想自己平时能吃能睡,瘤子多半是良性的,做手术切除就好了。
“需要请假吗?我可以给你开一个月的病假条。”直到医生说出这句,我和丈夫突然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紧接着,PET-CT检查结果出来了:乳腺癌。
一阵天旋地转,我根本无法接受这个检查结果。自己刚满36岁,“不敢想象,如果我不在了,父母怎么办?一双可爱的儿女怎么办?丈夫怎么办?”几天后,心有不甘的我又挂了一次联合会诊,抱着一丝“万一是良性”的侥幸心理等待结果,而现实彻底把我推向深渊:晚期中的晚期,癌细胞已转移至淋巴、骨骼、脑部……
面对晚期癌症,一部分人会认为,既然无法治愈,与其到头来落得个“人财两空”,不如听天由命;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只要还有一线生机就不能放弃,万一出现奇迹呢。
我们全家人一致选择期待奇迹。
但由于癌细胞已经到处扩散,我彻底没有了手术机会,只能靠内分泌治疗+化疗“续命”。
打算放弃时
传来了一个好消息
在接下来的两年多时间里,我先后接受了15个周期的化疗,每一次化疗对我来说都是巨大的折磨。曾经的一头秀发全部脱落,我变成寸草不生的“怪物”,化疗过后一点东西都吃不下,双脚疼得不能沾地。此外,我还患上了干眼症,连电脑屏幕都看不清楚,一度怀疑自己会成为盲人。
当15次化疗结束后,我苦苦哀求主治医生:“实在是坚持不下去了,让我自生自灭吧。”
当丈夫听我说出“放弃”二字,满脸憔悴的他一时竟不知所措。其实,在这些日子里,全家人也很纠结:既不忍心看到我终日饱受病痛折磨,又期盼着再坚持坚持说不定就能等到奇迹出现。
就在我与丈夫、父母围绕“放弃”“继续治疗”展开“拉锯战”时,丈夫的一位朋友传来了好消息:在泸州的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有一种核素药物可以治疗晚期癌症,已经有不少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收到了超出预期的效果。
与家人的万分激动不同,我反而一脸淡定。治疗的几年时间里,前后已经花费数十万元,比经济负担更沉重的是,即便能再“续”几年命,我也不想再过这种“人不人鬼不鬼”的日子。
讨论结果出炉:5票赞成对1票反对。2023年8月的一天,我在家人的“押送”下到了泸州。
8次核素治疗
我做回了最好的自己
刚到核医学科门诊大厅,还没看到医生,我就先见证了奇迹:在与一位50多岁的云南大姐的闲聊中得知,她是晚期肺癌患者,之前全身痛得生活不能自理,打完一针后就不痛了,打两针后就可以下床活动了,治疗过程一点都不痛苦……
起初,我怀疑这位大姐是“托”,可仔细一琢磨,她的表情和神态如此自然,如果是“演技”,完全可以去端专业饭碗。再说,除了她之外,科室里还有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去哪里找这么多专业的“群演”?
当天是核医学科主任陈跃教授接待的我,他详细询问了我的病情,仔细查看了我的病历报告,安排我做抽血、心电图、PET/CT检查。
一家人在忐忑中度过了几天后,终于等到了令人振奋的消息:我的身体情况,完全符合镥177-TBM-001核素药物的治疗条件。
两周后的“剧情”发展,与那位云南大姐几乎一模一样。
治疗当天,一位护士手握一支针管,一点一点将药物从我的静脉输入,10分钟就完成整个治疗。几天后,手麻脚疼的老毛病消失了;10天之后,胸骨疼痛的次数大幅减少,我乐呵呵地回到重庆上班。
2023年8月至今,我先后在核医学科接受了8次镥177-TBM-001核素治疗,健康状况越来越好。今年1月,我的PET/CT及核磁共振报告显示:当初转移至淋巴、骨骼、脑部的癌细胞,已几乎全部被核素药物消灭殆尽,我的身体已经重返健康状态。
如今,每当回想起无数个因为疼痛、恶心、难受的无眠之夜,回想起癌细胞大幅转移的命悬一线,回想起“无可救药”的伤心绝望……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生命的珍贵。
写到此处,我已是眼含热泪。再次感谢亲人们对我的不离不弃,再次感谢让我劫后重生的医生。正是因为有你们,让我又做回了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