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4版(2025年03月0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无创手术助力 二胎妈妈摆脱“血崩”
本报记者 侯文瑾

     “每次月经都像经历一场生死劫,血色素一度掉到7g/L,连抱孩子的力气都没有……”回忆起曾经的患病经历,张女士仍心有余悸。不过让她欣喜的是,去年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的这场“无创手术”不仅让她保住了子宫,更让她的生命重焕光彩。

       36岁的二胎妈妈张女士在确诊子宫腺肌瘤3年后,于2024年3月26日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海扶中心接受了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术后复查显示,她的血色素恢复正常,子宫体积缩小42 ,病灶缩小51 ,曾经困扰她多年的贫血症状完全消失。

       不开刀保子宫

       起初,当张女士得知传统手术需要切除子宫时,一直认为“完整才是女人”的她陷入了绝望。而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海扶中心采用的聚焦超声消融技术,为她带来了转机,实现了“不开刀保子宫”。

       专家介绍,聚焦超声消融技术被形象地称为“隔山打牛”。其治疗原理是将低能量的超声波聚焦,形成一个温度可达65~100℃的高能量焦点,同时利用超声波的热效应、空化效应、机械效应等固有特性,使靶组织形成凝固性坏死,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除此以外,该技术还被广泛应用于肝癌、肾癌、乳腺癌等多种实体性肿瘤的治疗,在子宫腺肌病、胎盘植入、瘢痕妊娠等病症的治疗上也效果显著。

       每5位女性就有1位中招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专家表示,子宫腺肌瘤是由于子宫内膜组织异位生长形成的异位病灶,常见症状包括:月经量过多、严重贫血、腹部包块、尿频便秘等,约40 患者合并不孕。

       据统计,我国育龄女性患病率在20 以上,相当于每5位女性就有1位患者;30~50岁为高发年龄段,约30 患者伴有严重贫血;传统子宫切除手术占比超60 ,每年导致数万女性丧失生育能力,严重威胁着全球女性的健康。

       另外,当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诊:月经量>80ml(约湿透20片卫生巾);非经期下腹坠痛;备孕1年未孕伴月经异常;血红蛋白<110g/L。

       在2025年“三八”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际微无创医学会将共同主办“智汇医疗 健康同享 第六届全球多中心远程协同手术关爱女性健康公益行动”公益项目。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海扶?微无创治疗中心第6次受邀参加此项公益活动,将推出2025妇女健康周活动,以实际行动做妇女健康的忠实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