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为缓解医患矛盾,上海交大医学院儿科学院专职副院长陈怡绮开设了一门教大家“好好说话”的课,课程面向医学生、临床医生和老师,目前已经有1000多人上过她的课。
陈怡绮经常会在课堂上设计一些“角色扮演”的环节,让医学生扮演患者,站在患者的角度提问、思考。她希望让医学生提前适应真实的医疗环境,也希望让更多医生了解沟通的底层逻辑。“患者不是来找麻烦的,医生也希望把病看好,医患的目标相同,所以更要好好说话。”以下是陈怡绮的讲述。
我决定开一门“好好说话”的课
1995年毕业之后,我一直在做麻醉科医生,大概到了2004年,我从临床医生转向了医学教育,会更多关注一些和医学教育相关的工作。2019年,我在上海交大医学院和几位老师一起,开设了一门《医学沟通艺术课》,主要面向医学生,还有临床医生,希望能够教会他们重视医患之间的沟通问题。
最早接触到医患矛盾的时候,我还很年轻。那时候我刚开始独立值班,独立负责麻醉工作。
那天的手术已经做到了下半夜,人困马乏,我给一个进行阑尾切除手术的患者实施了半身麻醉。在手术过程中,突然接到患者主治医师的电话,告诉我后面的一个急诊手术不开了。想到自己结束这台手术就能睡觉了,我当场就欢呼起来。
第二天我就接到了投诉。当时躺在病床上的患者说:“我正在经历着关公刮骨疗毒一样的痛苦,旁边的小姑娘却开心地笑起来了。”可我却感到冤枉,首先,当时打了麻醉,他按理来说是不疼的,而且我技术这么好,顺利完成了工作,为什么还要投诉我呢?
也是过了很久,我才慢慢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我当时只想着局部的手术,并没有把对方当成一个完整的人来对待。能够把病看好,这是单纯的技术性技能,现在的我已经知道,这并不是一个好医生的全部。
出现矛盾,是双方沟通有问题
虽然医患矛盾的问题一直存在,但说实话我不太愿意讲医患之间有矛盾,我觉得医患是一个战壕里面的战友,医生和患者的矛盾并不是存在于医患之间,而是医生和患者共同面对的疾病。很多情况下,只是沟通出现了问题。
我之前当医生的时候也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孩子因为便秘去看医生,第一家医院说孩子要做手术,另一家医院的医生却只开了一支开塞露,结果毛病都好了。患者就会觉得,几毛钱就能解决的问题,你却让我开刀,这不是在骗人吗?对患者来说,这就是很大的矛盾了。
但事实上,那个孩子确实是生病了,他是巨结肠。开塞露只是解决了眼前暂时的问题,但没有彻底治好这个病,没有解决长远的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从自我概念的角度对人际沟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根据“自己知道——自己不知”和“他人知道——他人不知”这两个维度,将人际沟通信息划分为四个区:开放区、盲目区、隐秘区和未知区。
在开放区里都是患者知道,医生也知道的共识,我们不会出现理解偏差,沟通是很容易的。
但我们更多遇到的是盲目区——也就是医生知道,患者不知道的信息,这就会造成沟通误解。专业领域是患者的盲区,如果医生不做解释,不说清楚,对方也不会明白。比如那个巨结肠的案例,如果医生及时向病人家属解释清楚,就会扩大共识区,目标就容易一致,矛盾不就没有了吗?医生每天要看很多病人,和患者接触的时间不会太长,常常没有精力把每个问题都摊开来讲清楚。我们做医生时间长了,有时候会不自觉地有一种“我很专业”的潜意识。这种情况下,就比较容易做出傲慢的举动,这是最大的一个问题。
而对于患者来说,光询问病史就有不少障碍。有些患者答非所问,自顾自地说起来,有些则是病史漫长又复杂,说着说着就跑题了,矛盾也容易从中滋生。有时候,他们还会在看病前自己上网查阅相关内容,但未必能够掌握里面的精华,如果只了解到一些片面的信息,就很容易钻牛角尖,沟通起来反而更困难。
看诊太多,医生总是重复解释同样的问题,当然就会产生焦虑,病人生病了也焦虑,因此大家的情绪往往都不在最佳状态。所以整体来说,沟通上出现问题,是双方的问题,要彼此共情,一起作出调整。
换位思考,看到完整的人
不少其他院校开设的医患沟通课,只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很难真正给学生带来改变。所以我在设计课程的时候,一直在做模拟教学,让学生站上讲台,成为情景里的“患者”或者“医生”。
比如我们设计了以前上学时经常会做的“缝皮练习”,但现在我要求把这块皮绑在人身上,由他来扮演患者,有可能是一个手臂受伤的10岁孩子,或者是一个头部受伤的成年人。每个人在不同的场景下,会有不同的疑问和情绪,比如会因为害怕哭闹,会担心是否留疤,会考虑以后的手部功能……这些都是患者迫切想要了解的。
这个时候,就要考验医生的沟通能力了,他不光要完成手上的标准动作,还要去思考如何回应这些问题。我希望能通过这样的过程,让年轻医生提早适应真实的医疗环境。
语言和手术刀一样重要
除了语言方面的沟通,我们还有很多其他的沟通内容,比如表情管理的问题。
医生看病的时候,应该适当作出表情管理。要注意看着对方的眼睛,用一些开放的姿态,比如身体微微前倾的倾听姿势,而不是身体靠后,双手环胸的封闭姿势。
医生和患者都是普通人,都会有自己的情绪,希望大家在沟通前尽量先把情绪放下。
有时候在沟通前,医生甚至可以尝试了解一下病人的社会背景、经济情况。虽然这是在医生职责范围之外的,但可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同理心,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其实是有利于我们开展一些医疗措施的。
患者去看病的时候,也应该先放下自己的盾牌,尽量用求知性而不是挑战性的语言,这样大家都能“如沐春风”。
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曾说过,医生有三件法宝,第一是语言,第二是药物,第三是手术刀。可见在医学上,沟通的重要性。我觉得语言和手术刀一样重要。
病人来看病,是来求医问药的,不是来找我们麻烦的。当然,我们也希望病人能尽快康复,毕竟医患的目标始终是一致的。所以,我们更应该好好沟通,好好说话。 (据《南风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