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3版(2025年01月1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假HPV疫苗诈骗案带来多重思考
□孔德淇

       近期,甘肃省兰州市警方破获一起用生理盐水假冒HPV(人乳头瘤病毒)疫苗诈骗百余人的案件,相关话题冲上微博热搜,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与深思。

       HPV疫苗因能有效预防宫颈癌而备受适龄女性追捧,但疫苗供应短缺导致预约难。一些不法分子从中嗅到“商机”,利用群众预约不上想走捷径的心理实施诈骗。在这起用生理盐水假冒HPV疫苗诈骗案中,犯罪嫌疑人凭借曾在医院工作的经历,私自留存注射完毕的疫苗包装,灌入生理盐水,将受害者带到医院附近的商场、诊所等场所接种,利用广大女性急于注射疫苗的焦急心理,打着“健康关爱”“特惠接种”的幌子在社交平台上招摇撞骗,令百余人落入陷阱。

       如此简单的骗局能得逞,一方面,是人们对健康的急切渴望让他们在面对“注射疫苗捷径”时丧失了应有的警惕性,在“求苗若渴”的心理驱使下,轻易相信了不法分子所谓的“特殊资源”;另一方面,也暴露出疫苗科普宣传与法治教育存在不足,部分人对疫苗的正规供应渠道以及相关法律规定知之甚少,认知盲区为诈骗打开了方便之门。

       从法律层面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对疫苗的上市许可、采购供应有严格且明确的规定:未经许可的疫苗买卖行为被严令禁止,所签订的合同也属无效。但这些诈骗分子为了一己私利,公然无视法律威严,其行为不仅延误真正有需求者的预防时机,增加其经济损失和潜在健康风险,还可能引发公众对疫苗接种体系的信任危机,进而影响整体公共卫生防控效果。

       对于受害者而言,这起案件无疑是沉痛教训。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公众切勿被焦虑冲昏头脑,务必通过官方正规渠道预约接种。任何“私人渠道”“捷径”都可能是不法分子设下的圈套。同时,一旦发现非法买卖、制假售假等问题,应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主动维护自身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同时,解决HPV疫苗供应紧张的问题也迫在眉睫。相关部门应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加大疫苗生产与供应力度,从源头上缓解人们的“疫苗焦虑”,让不法分子失去行骗土壤,使疫苗真正成为守护公众健康的有力武器。

       生理盐水假冒HPV疫苗诈骗案的公布,应成为推动完善疫苗管理体系、提升公众健康素养与法治意识的契机。在完善疫苗管理体系方面,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疫苗生产、流通、接种等各环节的监管力度,建立更加严密的监督网络和追溯体系,确保每一支疫苗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质量可控;在提升公众健康素养与法治意识方面,要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普及疫苗接种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群众的辨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据《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