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发布会上介绍,近期儿童流感、肺炎支原体感染等呼吸道感染高发。
据中国疾控中心最新数据,目前流感病毒阳性率持续上升,其中99 以上为甲流。那么,什么是甲流?得了甲流后多久能康复?得过甲流,还会得乙流吗?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就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分为甲、乙、丙、丁四型,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其次可经口腔、鼻腔黏膜等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比如手触碰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再接触口鼻也可引起感染。
专家提示:甲流(甲型流感)传染性最强、最容易发生变异,几乎每次流感大流行都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
甲流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后,会有一段无症状的潜伏期,通常为1~7天。
甲流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典型症状包括发热,部分可出现高热,体温达到39~40℃。伴有畏寒、寒战、咽痛、头痛、全身肌肉酸痛、关节酸痛、乏力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专家提示:甲流可能会引起其他并发症,包括肺炎、中耳炎、心肌炎、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得了甲流后多久能康复
一般来说,大多数甲流是自限性疾病,多数人只需使用对症治疗的药物,如解热镇痛类药物,在发病一周后可自行恢复。恢复期间注意休息、多喝水。儿童患病后,做雾化、拍背有助缓解咳嗽、咳痰症状。
症状比较重的感染者、有重症高风险的高龄老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可以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
专家提示:不是每个甲流患者都必须服用抗病毒药物,且绝大多数流感抗病毒药物是处方药,需经医生评估后服用。
流感疫苗能预防几种流感
甲流和乙流(乙型流感)是流感的两种亚型,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得过甲流后并不能对乙流产生完全的交叉免疫。
感染甲流或乙流后,如果患者体质相对较弱或是再次密切接触另一亚型的流感患者,依然有可能感染另一种亚型的流感病毒。
专家提示:流感疫苗可以同时预防甲流和乙流,接种过的人群患上甲流和乙流的概率较小。
药物玛巴洛沙韦与奥司他韦有什么区别
随着流感感染人数增多,抗流感药物的销量近期也持续增长,尤其是一种名为“玛巴洛沙韦”的药品受到大家追捧。
玛巴洛沙韦作用机制和奥司他韦是不一样的。
玛巴洛沙韦是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奥司他韦是抑制病毒从被感染的细胞中释放,减少病毒扩散。
玛巴洛沙韦的半衰期大约为79个小时;奥司他韦的半衰期一般为6~10个小时。
玛巴洛沙韦全病程只需要服一次药;奥司他韦需要每天服用两次、连吃五天。
玛巴洛沙韦目前只批准了用于5岁以上、体重在20公斤以上的儿童及成人;奥司他韦胶囊剂和颗粒剂可用于1岁以上儿童及成人,干混悬剂的适用年龄更小,幼儿则按照体重具体计算给药剂量。
专家提示:婴幼儿感染后应优先考虑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包括妊娠期、哺乳期患者都应优先考虑用药安全问题。
家中出现流感患者怎么办
建议患者居家休息。孩子患流感后不要带病上学。尽量单间居住,保持房间通风,减少与共同居住者的接触机会。
患者需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和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毛巾等遮掩口鼻。
密切观察患者和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一旦患者或其他家庭成员出现持续高热,伴有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神志改变、严重呕吐与腹泻等重症倾向,应及时就医。
尽可能由一名固定的、非流感高危人群的家庭成员照顾患者,近距离接触患者时应佩戴口罩。
如何正确预防流感
接种流感疫苗。通过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有效减少感染、发病和发生重症的风险。已经感染过流感的人群,也有接种疫苗的必要。
做好个人防护。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避免接触有呼吸道症状的人员,必要时戴口罩。对绝大部分人来说,日常生活场景下戴普通医用口罩即可。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日常注意咳嗽礼仪,保持手卫生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居所定期清洁通风,对门把手、扶手等重点部位定期清洁与消毒。
增强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综合人民网、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