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医学教育体系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的关键环节。随着医学发展,对住院医师的要求日益提高,不仅需要其具备扎实的临床实践技能,还应具备学术与人文素养。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基地头颈肿瘤外科,在这一背景下积极探索,构建出一套具有鲜明“华西特色”的住院医师培养模式,为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开辟新路径。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作为中国现代口腔医学的发源地与摇篮,在头颈肿瘤外科领域有着深厚底蕴与卓越成就。自科室建立70年来,温玉明教授、王模堂教授等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辈出,在承担大量疑难重症诊治工作的同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与教学经验。如今,作为国家级临床、教学与研究中心,其肩负着培养高水平头颈肿瘤专业人才的重任。
创新教学模式 激励学员成长
在教学实践探索中,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头颈肿瘤外科创新性地提出“阶梯积分教学模式”。该模式针对住院医师,包括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和统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将临床学习与实践过程量化积分,同时把医疗质量相关指标设为扣分项。学员所获积分可用于申请临床技能训练实践机会,且临床技能训练分为7个层次,学员需逐层完成,确保医疗质量安全的前提下促进其循序渐进成长。
从教学效果来看,前期对口腔颌面外科住院医师的教学培训改革尝试表明,阶梯积分组学员临床实践考核得分及带教老师综合评价得分均显著高于传统培训组。匿名调查也显示,阶梯积分培训学员在实践技能提升、临床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提升以及对培训模式满意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培训组。这充分证明阶梯积分考评体系能切实提高住院医师临床实践技能,减少医疗不良事件发生,激发学员积极性与能动性。
强大师资阵容 带头示范引领
成功教学模式背后,离不开强大的带教师资队伍支撑。头颈肿瘤外科带教师资近年在教学领域斩获颇丰,共获得各级奖项20项,其中包括国家级奖项4人次,省级奖项1人次,校级奖项8人次,院级奖项7人次。李春洁教授2017年在全国口腔医学青年教师授课技能展示中勇夺第一名;李龙江教授荣获2023年四川大学第十届“卓越教学奖”三等奖;朱桂全副教授在2022年全国口腔医学青年教师授课技能展示中获“最具风范技能超群教师”称号,同年斩获第六届四川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医科组一等奖,并于次年在第六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医科组荣获一等奖,成为中国口腔医学界在此赛事中的佼佼者。
这些优秀带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各展所长。他们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将复杂病例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学员快速掌握疾病诊断与治疗要点;在手术操作教学中,耐心示范、细致指导,从手术器械正确使用到复杂手术步骤的精妙技巧,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员;在学术研究引导方面,鼓励学员积极探索,为学员提供科研思路与方法,助力学员在科研领域崭露头角。
助力学员成长 书写医路新篇
除了带教师资的卓越表现,科室各级住院医师规培学员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茁壮成长。近三年来,规培学员共获得各级奖项或荣誉30人次,涵盖临床、科研与创新科技等多领域,其中国家级奖项6人次,省部级奖项3人次,四川大学校级奖项或荣誉14人次,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院级奖项7人次。这表明该教学模式不仅提升了学员临床实践水平,更全面促进了学员在多方面的发展,增强了学员从事口腔颌面外科专业的职业信心。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头颈肿瘤外科的带教师资模式,以住院医师需求为导向,通过阶梯积分教学模式与强大教资力量相结合,形成了一套完整且高效的教学体系。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10周年之际,这一“华西特色”住院医师培养模式,有望为口腔颌面外科乃至整个医学领域吸引和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提供成功范例,也为未来临床教学改革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借鉴方向,推动医学教育不断创新发展,持续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外科专业人才,为我国医学事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本版内容采写:记者冯若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