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心和脑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房颤不仅危害心脏,还影响大脑。
一些房颤患者发病时会出现心跳加速、心跳紊乱、疲劳、头晕眼花、胸部不适、胸闷气短等症状,但也有许多房颤患者发病时没有任何症状。我国公众对房颤的认知率非常低。来自上海地区的一项调研结果显示,94 的受访人群存在对房颤不知晓、未用药或拒绝用药的问题。部分老年人同时患有其他疾病,因这些疾病也有近似症状,故而忽视对房颤的筛查诊断;有些老年人出现不适但不愿意去医院,觉得坚持一下就过去了。
房颤可能引起心脏结构性变化,导致心脏功能下降,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房颤时,心房的有效收缩功能丧失,血液形成湍流,容易形成血栓,当血栓脱落,栓子可能随血液循环到身体其他部分,造成脑梗死或体循环栓塞。
房颤最严重的后果是可能导致卒中。房颤患者罹患脑卒中总体发生风险是无房颤人群的5倍,由房颤导致的卒中一年致残率超过50 ,一年死亡率超过1/3,一年内卒中复发的患者超过30 。
预防房颤可自查,自查主要有:心跳不规则,脉搏节奏不稳定;脉搏与心跳不匹配,心跳比脉搏快。如果发现自己心脏乱跳,应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做心电图检查,以及时发现房颤。(喻京英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