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诊疗中,经常有患者问我:“大夫,我吃完阿胶膏,怎么就不想吃饭了呢?我头晕、月经量少,不就是气血虚吗?为什么吃完阿胶膏不但没好,反而更难受了?”“大夫,网上说喝四神汤能调理脾胃,为什么我喝完就便秘、腹胀,还上火,口干舌燥的?”“大夫,我整天没劲,爸妈跟我说,吃完人参能好,我吃了怎么没见好,还失眠烦躁呢?”其实,这些都是滥用补药的结果。
如今,很多人身体稍有不适,便自认为是“虚”,需要进补一番才能好。殊不知,中医进补也有讲究。对于身体虚弱、病后初愈、亚健康状态的人,通过辨证,运用合适的中药,对症进补,能够纠正体虚、祛除病邪、增强体质、恢复健康。反之,没有“虚证”,随意使用药物进补,会打乱平衡状态,出现“欲补反伤”的恶果。进补要避免以下常见的误区:
进补误区一
有病治病,无病强身
许多人认为“吃补药只有好处,没啥坏处”,可以起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作用。因此,晚辈看望长辈、节日走亲访友、医院探望病人,多数人会拎着各式“滋补品”,已然成为一种时尚。然而,这种想法显然是错误的。例如:人参吃过头,会出现头胀、头疼等情况;鹿茸吃太多,身体燥、流鼻血少不了;阿胶、龟胶吃多了,过于滋腻影响脾胃,出现腹胀、饮食不振等表现。
进补误区二
人云亦云,盲目跟风
经常有患者问,他们的症状与别人相似,看别人吃补品有效,他们也想试试。但其实,进补要辨证,一人开一方,不可盲目跟风。中医治病和养生,都强调辨证论治、三因制宜,会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方案。因此,进补一定要在中医师或中药师的指导下进行,根据进补者的身体状况,对症选购、适量服用,才能达到合理进补、避免差错、事半功倍的效果。
进补误区三
以补代动,常用补药
现在工作节奏快、生活压力大,很多人往往难以抽出专门时间去运动健身,有的人就幻想通过滋补品来弥补运动不足、维持身体健康。这种“以补代动”的想法并不可取。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对身体的益处是滋补品所不能替代的。此外,平时缺乏运动的人,体质虚弱,脾胃功能减退,滋补太过反而会对身体造成负担。总之,运动与进补是保健养生的两种重要手段,缺一不可。
(李思洁 娄政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