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3版(2024年10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四川省医疗保障局
探索新路径 助“三医”协同发展

       近年来,四川省医疗保障局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和支持医疗医药发展,兼顾“供需”两端抓协调、谋平衡、促共赢,发挥医保基金战略购买作用,稳步探索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三医”发展新路径。

       持续增进医保惠民福祉。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着眼参保群众迫切需求,持续提升“全民医保”质量与内涵。居民参保人均财政补助达到670元/年,今年在全国人口大省中率先完成参保任务,参保率连续5年达到97 。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切实防范因病致贫返贫。执行国家药品目录,落地集采药品644个、耗材18种,首创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双通道”供药机制、做法在全国推广,质优价宜的新药好药持续增加。积极应对老龄化和少子化,推动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将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帮助降低“养老”“育幼”家庭负担。

       促进医疗服务提质增效。深化按病组和病种分值付费改革,医疗机构、病种、基金覆盖率分别达到100 、97 、92 ,助推医院实现控成本、提效率的现代化管理。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国家试点,提升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助推医疗新技术加快进入临床应用,动态调价和新增价格项目评审机制运转顺畅,全省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医疗总收入比例达到32.5 、排名全国前列。实施医共体医保管理改革,强化“总额付费”约束和“结余留用”激励作用,助推分级诊疗落地。完善互联网医院纳入医保协议管理及医疗项目医保支付范围,畅通线上医疗服务渠道。

       支持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指导四川医药企业顺应“以量换价”大趋势,以优质的产品、合理的报价参与带量集采,获取稳定的市场份额和收益预期,既实现药品降价、群众受益,也为企业保证合理利润、加快药品过评、研发新药留下“窗口期”。历次国家集采获得中选资格的“川企”和“川药”数量排名全国前列,头部企业在研新药、过评品种数量持续增加。推广货款资金流、订单信息流、货物物流“三流合一”综合管理的药械招采平台,助力企业经营降本增效。支持中医药、民族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全省医疗机构制剂目录中的中(藏)药制剂占比达到93.6 。

       强化医保基金监管服务。应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在监管中严打欺诈骗保、严防“跑冒滴漏”,在服务上实现智慧便民。建成智能监管子系统,覆盖5万余家定点医药机构,逐步实现基金使用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智能监控。推进“一药一档”,采集追溯码超1亿条,实现药品耗材全生命周期精准跟踪管理。医保服务全面进入“码时代”,1300多家二级以上医院实现医保码全流程应用,75 的三级医院接入医保移动支付,试点上线医保“一码付”、线上购药和医保钱包,便民服务可及性、多样性持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