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6版(2024年10月0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用好“银龄医师”队伍是务实之举
□孙惠

       近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云南省“银龄医师”行动计划(试行)》,围绕薪酬待遇、生活保障、工作平台、经费支持等,吸引省内外退休医疗卫生人才到云南省各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该举措为我国各地充实卫生健康人才队伍提供了借鉴。

       当前,我国卫生健康人才仍存在结构不够合理、区域分布不够均衡、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但培育人才需要比较长的周期,而且由于地区间在平台、待遇、资源等方面存在差异,欠发达地区和基层仍然在青年人才引进、留用方面存在一定的劣势。所以,这些地方出台政策,用好“银龄医师”人力资源,不失为一种破解人才短缺问题的路径。用好“银龄医师”这支人才队伍,是应时、务实之举。

     “银龄医师”往往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管理经验。将有意愿、有能力再就业的“银龄医师”继续留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发挥作用,既能让其为守护人民群众健康继续贡献力量,也能实现其老有所为的愿望。

       近年来,各地纷纷出台相应举措,挖掘银龄人才,用好人才存量。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联合主办“老专家服务基层健康行动暨银龄医生进基层项目”启动会,要求把老专家当作宝贵的人力资源充分利用好。海南、贵州、河北、云南等地以及一些医疗机构聚焦医疗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引进退休高级医疗卫生人才,充实卫生人才队伍,并明确政策待遇。充分挖掘“银龄医师”这座人力资源“富矿”,需要各地与相关单位提高重视程度,落实保障政策与配套措施。

       最大化发挥“银龄医师”作用,需要明确“银龄医师”定位,确保人岗相适、才尽其用。引进的“银龄医师”往往是高层次人才,在引领科研创新、促进医院科学管理、推动科室建设、带教中青年人才等方面具备丰富的经验。为了让他们更顺利地开展这些活动,引进单位应为“银龄医师”建立权、责、利相统一的制度机制,同时为“银龄医师”申请项目、开展科研活动提供资金保障和便利条件。

       对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来说,为了消除“银龄医师”的顾虑、增加吸引力,应在住房、薪酬、医疗服务等方面提供有力度、有温度的保障。同时,建立弹性工作制度,制定更为灵活的薪酬制度,给予休假保障等,让“银龄医师”在发挥余热的同时,也能享受退休生活。

       为了用好“银龄医师”这支人才队伍,各地、各单位应加大对银龄人才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政策的知晓度,让更多退休专家能够加入“银龄医师”队伍中来。同时,通过建设银龄人才专家库等,对“银龄医师”进行科学管理,便于他们与需求单位精准对接。(据《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