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4版(2024年09月2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细菌培养中“无菌生长”的真相
□杨向贵

      12床患者伤口已经化脓,各种检查指标都提示有细菌感染,但脓液的细菌培养结果却显示为“无菌生长”,这让实习医生小王很困惑。实际上,脓液培养结果显示无菌生长并不罕见。那么,脓液培养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在了解脓液培养无菌生长的现象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细菌培养。细菌培养是指在实验室特定条件下,将患者的标本接种在培养基上,观察细菌是否能够生长的一种检测方法。

       如果脓液培养结果显示“无菌生长”,并不一定意味着体内没有细菌。因为影响细菌培养结果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患者白细胞的活跃程度,抗生素的使用,细菌的特性和标本的采集等。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些因素的影响。

       白细胞是身体的免疫“士兵”

       白细胞,作为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抵御外来病原体的重要防线。当细菌、病毒或其他病原体侵入人体时,白细胞会被召唤至感染部位。这些细胞通过一种称为“吞噬作用”的过程包围并摧毁入侵者。在这一过程中,白细胞不仅会吞噬细菌,还会释放酶和化学物质,协助分解和消灭病原体。脓液就是由这些“战斗”后死亡的白细胞、被摧毁的细菌以及组织碎片形成的。如果白细胞在感染部位表现得非常活跃,它们可能已经吞噬了绝大部分的细菌。在这种情况下,即便病原体曾经存在,由于白细胞的杀菌作用使活细菌数量极少,甚至不足以在培养中被检测出来。

       抗生素抑制或杀灭细菌

       除了白细胞,抗生素的使用也是一个可能导致无菌生长的重要原因。抗生素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杀灭细菌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当患者在细菌培养之前已经开始使用抗生素,药物可能已经在体内发挥了作用。这不仅抑制了细菌的繁殖,还可能直接杀死了一部分细菌。即使在感染部位仍有少量活细菌存在,抗生素的残留效果仍然可以抑制它们的生长,导致培养过程中无法检测到细菌。这就是为什么即使临床症状提示感染,培养结果仍显示无菌生长的原因之一。

       细菌生长有其特殊要求

       并非所有的细菌都能在标准的实验室条件下生长。一些细菌,如苛养菌和厌氧菌,对生长环境要求极其苛刻。苛养菌需要非常精确的营养成分和氧气浓度,而厌氧菌则必须在无氧环境下才能生长。如果实验室没有提供适合这些特殊细菌的培养条件,哪怕标本中含有这些细菌,它们也无法在培养基上生长,从而导致培养结果为阴性。比如,厌氧菌在临床感染中并不罕见,特别是在深层组织感染中。由于这些细菌对氧气高度敏感,稍有接触氧气便可能无法存活,因此在采集标本时,必须采取特殊的操作步骤来避免标本暴露于空气中。这类细菌的培养难度较大,实验室需要提供特定的培养设备和技术。因此,如果实验室条件不适合这些特殊细菌的生长,可能会出现无菌生长的假阴性结果。

       标本采集过程是否规范

       正确的标本采集、运送和保存对细菌培养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标本采集时的注意事项包括:

       采集时机:最好在使用抗生素之前采集。如果患者已经使用抗生素,尽量在下次用药前采集标本。

       采集方法:开放性伤口应先进行清洗,然后深入采集;封闭性脓肿则通过穿刺采集,采集量应不少于1毫升。

       标本转运: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往实验室,最好在30分钟内送达。如果无法立即送达,某些标本可以暂时放入4℃的冰箱保存,但脑脊液等特殊标本除外,保存时间不应超过24小时。

       所以,为了获得准确的细菌培养结果,规范的标本采集、运送和保存至关重要,同时医生应与实验室密切沟通,以确保使用合适的培养方法。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检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