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6版(2024年09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打开心结
□辽宁省盖州市中心医院 李嗣泽

       秋风起,落叶敲窗。在这个宁静而温暖的午后,我习惯性地看着订阅的医学杂志,不知何时,一缕阳光,已悄悄地爬到了桌面的杯子上。

       这时,诊室的门被推开,一位穿戴整齐、头发银白、戴着一副黑色宽边眼镜的老人神色慌张地走了进来。我放下杂志,礼貌性地问道:“您哪里不舒服?”老人一下子坐在诊床上,拿着挂号单的手轻轻地颤抖。多年的临床实践告诉我,老人一定是过度紧张,才会有这样的表情和动作。我喝了口水,刚想继续问,老人便说:“大夫,我胸闷、胸痛五天,加重两天。”

       我吃了一惊,老人竟然能用医生书写病历的主诉来陈述病情,职业经验告诉我,对待这样的病人,我回答的每一句话,哪怕是每一个字,都要格外小心。

     “您来看病,怎么没人陪着呢?”我想分散他的注意力,故意岔开话题。谁知,老人神色更加恐慌,他站起身来问道:“有啥不一样吗?”

       我赔着笑,急忙说:“没啥,没啥,只是随便问问。”

       老人挪步坐在我办公桌的对面,如背书一样地介绍他的病情。我听完之后,笑着问他:“您现在胸还痛吗?”

       老人停顿了一下,说:“现在还真不痛了。”我又说:“其实,您可能没啥大碍。”

       还没等我说完,老人生气地打断我的话,冲我吼道:“亏你还是个医生,不知道这病在不发作的时候,和正常人一样吗?”我早已习惯这种司空见惯的质问,只能不吱声,先开出必要的检查项目,让老人再进一步确认。

       当老人带着检查单再回来的时候,我肯定地告诉他,啥毛病也没有。他高兴地露出了笑容,并向我赔礼道歉说:“大夫,别生气,刚才是我态度不好,请你多多包涵。”坦率地讲,对于这种前后180度大转弯的态度,我还真有些不适应。

       整个下午,并不忙,老人也没有离开的意思,于是我们就聊了起来。谈话中,我才知道,老人姓张,是一位退休的高级农艺师,在家闲来无事,便会看一些医学书,把身体略感不适的症状和书本对照,一发现不对就往医院跑,每年都要花不少钱。

       听完他的情况,我笑着对他说:“张老,您这是典型的恐病症。”他点头赞同我的说法。

       我又说:“其实,生活中有很多有意义的事值得我们去做,应该把精力多放在这些事上。疾病也并没有那么可怕,积极和乐观的心态可以帮助你更健康。”还没等我说完,他就为我竖起大拇指说:“你这么讲,把我的心结打开了。”

       后来,张老的一位同事来看病,我顺便问起了他,那位同事高兴地说:“老张现在过得可滋润了,他去一家农场当了免费技术顾问,据说,现在正在研究培育新的葡萄品种。”听完他的介绍,我为张老真正拥有健康心态高兴的同时,也为自己那无形的小成就而自豪。我深深地懂得,医生治病救人不能局限于技术层面,对患者的心理关怀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