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勾一淋 记者 方继莲)一场车祸后,63岁的廖婆婆经历了多次生死考验,经过40多天的生死救治,最终在绵阳市骨科医院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成功脱险。
7月14日,廖婆婆骑电瓶车外出时被汽车撞倒,头部受伤当即昏迷,被“120”紧急送入绵阳市骨科医院重症医学科救治。入院时廖婆婆神志模糊,精神极差,随后出现肢体抽搐、恶心呕吐、心悸、咯血等症状。经查,颅内广泛脑挫伤、硬膜下血肿、脑疝形成……诊断为重度颅脑损伤,病情危急、命悬一线。
由于事发突然,伤者家属联系不上,手术同意书签署成了难题。但为了确保伤者得到及时救治,重症医学科团队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开通手术绿色通道,并上报医院相关领导。由经验丰富的科室主任崔波、副主任申志才主刀,为伤者行左侧额颞顶开颅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清除颅内减压术。同时在警察协助下,积极与伤者家属取得联系。历时3小时,手术顺利完成,家属也赶到了医院。
在医护人员的彻夜守护下,伤者生命体征逐渐恢复平稳。但面对这种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医护人员深知各类感染、器官功能衰竭随时可能发生,伤者能否清醒尚无法确定,后期救治过程仍然漫长而艰难。
术后第二天,复查时发现患者颅内再次出血,科室研判为左侧颞叶出现迟发性血肿,如不及时清理可能挺不过脑水肿高峰期。征得伤者家属同意后,申志才再次为其行脑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同时为其量身制定了周全的治疗护理方案,每天进行精细化的容量管控、器官功能维护、营养支持和气道管理,药物记录单位也精确到每小时进、出液体毫升数。
考虑到伤者术后持续昏迷插管,无自主咳嗽咳痰能力,易出现痰液阻塞呼吸道,需长期开放人工气道,崔波、申志才为伤者实施“纤支镜引导直视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不仅创面小、出血少,手术时长也缩短至12分钟内。护士们每天数次为伤者翻身、叩背,有效保持了伤者气道畅通。
功夫不负有心人。30天后,经过正确及时的护理和对症治疗,伤者意识逐渐恢复,脱离有创呼吸机,但吞咽功能及肢体瘫痪还未完全恢复,护理人员每天从胃管泵输入营养液,及时清理大小便,协助其康复训练。40天后,伤者肢体功能也得到有效改善,能够坐轮椅在科室里转转。对此,伤者家属对医护人员满怀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