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2版(2024年08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医疗人工智能 有AI更要有爱
□谢伟锋

       得益于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AI应用发生了快速变化,AI衍生进多个领域——经济、教育、农业、军事、医疗等等。科技发展总有“硬币的两面”,“AI+医疗”就带来了便捷与风险并存的行业思考。一些医院把AI应用于分导诊、预问诊、病历生成等场景,确实让患者获得更多的便利和关爱,但背后隐藏的法律风险、算法透明度和公平性等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AI+医疗”的应用场景确实让人心生向往。在偏远乡镇的医务所里,点击AI辅诊按钮,系统就能迅速与拥有海量多发病、常见病等病例的国家核心知识库对接,不仅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还能帮助村医更好地应对复杂病例。“AI+医疗”是方兴未艾的医疗新形态,很可能是下一个风口。与此同时,资质审核、信息安全、医疗风险、算法局限性以及社会伦理等问题,也浮出水面。

       把人工智能往更好的方向推动,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作为一种刚性力量,严格的监管能有效应对人工智能在实际应用中潜在的风险,关键在于“剑有所指”。就人工智能来说,很大程度上它的便捷性在于算法,而隐患也在于算法:“AI+医疗”被诟病的原因之一,就是算法透明度不足,患者无法了解医疗人工智能是如何得出诊断结论的。要抚平患者的焦虑情绪,抓手之一就在于对算法严格的监管,从安全性、透明性、伦理性进行审查,让AI有更加正确的打开方式。

       客观审视来看,医疗的过程是存在损害风险的,这同样是“AI+医疗”无法规避的现实问题。我国民法典规定医疗损害责任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也考虑到医疗器械所致损害的责任承担问题。这些,都是能找到“责任人”的。而假设是人工智能开的药方引发的医疗损害责任,就很难把传统的追责模式套用过来。现阶段,我们当然不会把医疗诊断结果或建议的权限全盘托付给人工智能,它的定位还是辅助性地位,责任的主体还是人。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要加快明确人工智能法律责任的步伐。有了这个基础,“预防”“监管”“问责”就不会凌空蹈虚。

       医疗人工智能应用,有“AI”更有爱。本质上,人工智能更多的是提供了一种技术和信息手段,医患之间的底层逻辑关系并没有改变,“以人为本”依然是最清晰的目标。医疗卫生事业是一项关乎民生温暖的庞大工程,它的每一次进步,都需要用“人民是否满意”来作考量。基于此,我们对“AI+医疗”在监管、法律上的推动,要更加切中肯綮。现在,《“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智能医疗装备发展,在多方的探索和完善下,“AI+医疗”的未来,将越发可期。 (文/图 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