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心肺复苏”“准备电击”“马上插管”……每一次抢救患者,“90后”医生肖永波总是动作飞快,指令简洁,颇有大将风范。
对一位医生而言,让命悬一线的患者转危为安,无疑是自身价值的最大体现。2015年,肖永波披上白大褂后,便一直扎根在心内科,让一个又一个心脏病患者抬着进来,走着出去。
“配角”成长为“主角”
在泸州市中医医院心内科的住院病房,大部分是急性心肌梗死或急性心力衰竭的病人,肖永波的每一天,都在争分夺秒中迎接挑战。
2015年,从陕西中医药大学本科毕业的肖永波,选择到泸州市中医医院工作。规培期间,他辗转多个科室,最终选择在心内科“落脚”。
“跟着科主任和高年资医生,我见证了一次又一次惊心动魄的抢救。”肖永波说,虽说那时自己只是抢救室里的“配角”,却依然感到无比激动和自豪。
为提高医术,只要一有空,肖永波就会翻阅医学文献,增长知识;经常参与学术会议,与省内外心内科同行交流学习;拜师求学,拓宽视野……他还以患者的需求为师,在每一次临床诊疗中不断学习成长。
2023年4月,90岁高龄的张老伯到心内科就诊,病因是心脏的主动脉瓣膜重度狭窄合并严重的心衰,老人先后在几家医院接受治疗,但始终效果不佳。
肖永波为老人量身制定治疗方案,一段时间后,老人的病情出现明显好转,“刚开始,张老伯看我比较年轻,对我并不是很信任,病情得到缓解后,就彻底对我‘言听计从’了。”肖永波笑着说。
“急性子”变成“慢郎中”
与病人交流时,肖永波说话总是慢条斯理,遇到听力不好的老年人,他就俯下身凑近患者耳边说话。因此,他每次查房,几乎都会超出正常时间。
其实,早年的肖永波是典型的“急性子”,在心内科工作之后,才渐渐熬成了“慢郎中”。
“如果当天没有门诊,通常每隔两小时,我就会去病房巡查一次。”肖永波说,病房管理工作繁杂,需要耐心和责任心。
每天至少三次巡房,日复一日。为缓解病人焦虑情绪,本是急性子的肖永波,经过几年的打磨,如今说话变得轻言细语。
定下一个“心”目标
多年来,肖永波始终认为,自己的医术能精进一分,患者的病痛就能少一分。
在泸州市中医医院心内科的患者中,大部分病人进行了心脏介入手术治疗。尽管手术能保住患者的生命,但术后康复时间较长,长期口服西药会引起多种并发症,给病人的身体带来更多伤害。肖永波表示,作为一名中医医院的心内科医生,既要练好“一把刀”,也要熬好“一服药”。为此,肖永波定下了“心”目标:“今后,我会把术后的中医药康复作为主要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