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5版(2024年08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晒背火出圈 效果真的不一般?
□本报记者 白华宇

       近期,我省多地连续数日发布高温预警。大热天让许多人对户外活动望而却步,但近期,全国多地也出现了“晒背”潮。

       有社交网络文章和视频提倡公众适时出门晒背,到空旷的地方撩起衣服并俯卧,让背部充分接受阳光的滋养,还有网友称,这种晒背方式是“天灸”疗法的一种,有祛湿驱寒、放松身心、缓解疲劳、增强免疫力和促进新陈代谢的功效。

       在大热天下晒背真的对身体有这么多好处吗?从中医学的角度讲是否可取?记者为此咨询了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主任、主任中医师、中医养生学博士王凯。他提醒市民,网传的相关信息确实有部分可取之处,但参与晒背要注意方式方法,否则可能造成意外,得不偿失。

       晒背真有那么“神”吗

       尽管我省在此前已步入末伏,但高温天气仍将持续一段时间,也让更多人有了尝试晒背的兴趣。王凯告诉记者,网上对晒背功效的相关描述有部分是准确的:“从中医学上讲,人在三伏天前后,处于阳气外浮于体表而体内阳气较弱的时期,这个时候可以借助一些药物、外治方法和养生手段来补充阳气,比如现在流行的晒背,可通过这种方式提升阳气,刺激体表的经络血管,达到驱寒通络的作用。”

       王凯介绍说,夏秋季晒背是一种便捷的补阳方法,有提振精神、放松身心、缓解失眠、提高免疫力等功效:“人在夏季普遍毛孔大开,如果长期待在空调房里,寒气容易进入体内,多晒晒太阳可以起到驱寒作用,减少发生哮喘、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概率,达到‘冬病夏治’的作用。”记者了解到,根据中医理论,后背为阳,腹部为阴,在后背有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两条主要的阳经,晒太阳可以增强阳经的功能,从而提高身体的抵抗力。此外,晒太阳还能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对于促进钙的吸收和维持免疫系统功能正常有积极作用。

       王凯建议脾胃消化功能较弱、肥胖、睡眠障碍等相关人群适当接触一下阳光:“总的来说,晒背确实对身体有一定的好处,关键在于注意好正确的时机、场所、方式和禁忌,以免出现身体不适或发生意外。”

       如何科学晒背

       尽管晒背确实有一定养生功效,但王凯也提醒市民,目前全省多地整体气温还是很高,他不建议市民在阳光最盛的时候晒背:“这段时间晒背的最佳时机是太阳起落前后阳光比较温和的时段,比如天刚亮太阳升起的清晨和接近日落的午后5~6点,不建议大家在正午以及一天中最热的时段晒背,时间也不要太长,反而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王凯提醒道,每次晒背以30分钟左右为宜,如果出现口干舌燥、头晕头痛、四肢无力、眼花耳鸣等情况应考虑中暑可能,立即到阴凉处休息并使用一些降暑药物。感觉皮肤发痒、疼痛时也应立即停止,以防晒伤。

       王凯建议市民,晒背的场所尽量选择无人打扰或有一定阴凉处的地方,体弱或皮肤娇嫩的人群最好晒有部分树荫的“花花太阳”,不要让整个背部都正对阳光,晒背开始前,市民可以准备风油精、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解暑用品和药物,还可准备足量的饮用水和防晒霜,以防晒背期间出现脱水和晒伤的情况。晒背后也可以吃一些冰粉、西瓜、酸梅汤等清凉食饮以清暑热。

       王凯还提醒道,婴幼儿、孕产妇、甲状腺亢进、有皮肤疾病或皮肤过敏的人群不适合参与晒背,在外出时要更加注重防晒措施:“还有一些在服药的人群,如果想晒背应充分阅读说明书,看看自己使用的药是否有光敏反应等副作用,比如在服用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等药物的人群,就尽量别去晒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