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热爱中医、擅长中医;他退休后身体硬朗老骥伏枥,替人看病开方;他一干就是50年,让数万患者受益……
他,就是顾兴平,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一名老中医,也是全国和四川省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在他的心中,有个普通人“看不见的世界”,他将中医和化学、现代医学精妙地结合在一起,讲究“经方小方”“用药轻灵”“用药精专”,施展神奇的“中医魔法”。
来头不小的“王牌”中医
一个炎热的午后,在30多平方米的诊室里(全国名中医工作室),背挺得笔直的顾兴平正在聚精会神地把脉问诊、以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开展治疗。
顾兴平把手放在患者的手腕关节处,凝神感受,随后仔细查看患者的检查资料,询问患者情况,然后开出了一张处方笺。
“谢谢顾医生,谢谢顾医生!”患者拿着处方,转身离开。离开时,脸上的愁云一扫而空。
“我昨晚就从云南过来了。之前找他看萎缩性胃炎,效果很好。”53岁的张阿姨兴奋地说道。“我也是来看胃病的,胃溃疡四五年了,吃不下饭还老想吐,瘦到80斤,实在受不了了。看到网上有病友推荐他,就来试试。”40岁的周先生说。
伴随着艾灸的袅袅香气,候诊区内,病患们热络地交谈着。
患者口中的“他”,是坐镇诊室的“王牌”顾兴平医生。他的来头可不小,曾任成都市几家三甲医院的院长,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连续多年被聘为硕士研究生答辩委员会主席。
“真正喜欢中医才学得出来”
顾兴平行医的渊源要从上一辈说起。顾兴平的父亲是四川大学化学系教授,他从小就耳濡目染神奇的化学,对不同的化学元素,以及它们的性质非常感兴趣。
初中毕业后,顾兴平上山下乡。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农村人看病要跋涉几十上百公里去找医生,尤其是一些重病患者,得请人用“滑竿”抬着走一天一夜到县城里,才能得到医治。如果得了小病,当地人总是“一把草药、一根银针”为自己治疗。
顾兴平割猪草时,手被镰刀割伤了,当地人教他把丝茅草根捣烂,用汁液敷在伤口上,伤口立刻止住了血。后来,伤口也没有发生感染,并且顺利愈合了。顾兴平在田间劳作时淋了雨,感冒发烧了,当地人教他用鲜芦根熬水喝。亲身体会到中医的神奇后,顾兴平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专门托人找了一本中草药的书籍,开始自学中医。
1973年,恰逢四川省要振兴中医,成都中医进修学校(现成都大学)扩招了100名学中医的学生。顾兴平毫不犹豫地参加了考试,由于写得一手好字,他的卷子被考官一眼看中,他也成功脱颖而出,成为一名中专生。
中专毕业后,他又自考上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继续深造。殊不知,中医自考的门是“进去容易,出来难”,中医看似神奇,博大精深,但学起来非常枯燥,需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才能坚持学习。要背要记的内容太多,各种方剂需要融会贯通,一本书4遍起读才能真正理解,读到最后,书变得和老腌菜一样皱皱巴巴。
“只有真正喜欢中医的人,才能学得出来。”当时,和顾兴平同期考入大专的有1000多人,最后只有100人坚持到毕业,而顾兴平就是其中之一。
“中医年纪越大经验越丰富”
毕业后,顾兴平成为一名医生。1985年,顾兴平到西医内科临床进修三年,开启了他的中西医结合之路。在西医病房,他学会了把患者的西医检查结果结合到中医治疗中,并用中医治疗配合西医治疗,讲究“用药轻灵”,药量少而精准。
他在为患者治病的同时,运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投身到中药科研中,研究微量元素和药物,获得了成都市政府科技二等奖、三等奖等;研究出了很多院内制剂,至今仍在使用;他结合中药的化学成分,精准用药,达到较好的效果,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顾兴平在工作的同时,依然坚持每天学习一小时以上,了解医学新进展。顾兴平表示,中医是一门“经验医学”,中医年纪越大,经验越丰富,同时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新的医学知识。他将西医的影像、检验、病理等现代诊疗技术与中医治疗结合,也是从宏观治疗发展到微观治疗,提高了中医治疗的效果。
“把病人看好了最高兴”
多年前,王奶奶被诊断为慢性胃炎,住院治疗后,人很消瘦,每天都觉得吃不下饭,到处找中医调理。后来,她经人推荐找到了顾兴平。
顾兴平为她制定了详细的治疗、饮食方案。经过半年的调治,王奶奶不仅觉得身体舒服了,吃饭香了,体重增加了,还可以到处游山玩水了。
王奶奶每几个月都来“报到”一次,每逢感冒、头痛脑热,她都爱找顾兴平。她说,自己不仅由衷地感谢顾兴平,而且非常佩服他的医术。王奶奶的家人病了,她也总是带来找顾兴平看诊。
每逢坐诊的日子,来找他的患者就特别多。对待每位患者,顾兴平都耐心询问沟通。他说:“把病人看好了,我们最高兴。”
用顾兴平自己的话说,“中医一通则百通,什么病都能看,什么人都能看”。有些是一家人都找他,有些是一个公司都找他,甚至一个微信群都找他。他尤其擅长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脂肪肝、肝硬化、慢性胃炎、结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对感冒、发热、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妇科疾病、肿瘤调理和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也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具有“简、便、验、廉”特点,为不同程度的慢性病、老年病患者所需要。“对于医生来说,看好患者的疾病后,更大的责任是把他的体质调好。”上医治未病,中医治已病,下医治大病,顾兴平行医始终秉承治未病与治已病相结合的思想,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文/图 曹一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