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3版(2024年08月0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民投公营”医院如何高质量发展
首届华西上锦医院管理大会揭秘发展密码
□本报记者 冯若冰

       8月2日至3日,以“民办公营·践行公益”为主题的第一届华西上锦医院管理大会在成都召开,国内医院管理领域的知名学者与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民投公营”医院高质量发展之道。

       所谓“民投公营”,即民营资本投资建设,按照公立医院管理运营。四川民营医疗机构总体发展态势如何?国内首家“民投公营”非营利医疗机构探索出哪些经验做法?未来有哪些新探索?

       四川社会办医机构超4万家

       民营医疗机构迎来发展新契机

       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冰表示,四川一直高度重视民营医院发展,10年前,四川启动公立医院支援和帮扶民营医院的工作。5年前,四川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关于进一步促进社会办医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从激发投资活力、提升竞争实力、降低运营成本、支持人才建设等8个方面,出台26条政策措施,有力促进全省社会办医的健康发展。

       据省卫生健康委统计,截至目前,全省拥有超过4万家社会办医机构,占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总数的54.5 。四川民营医院有1800多家,占全省医院总数的72.5 ,其中三级民营医院57家,三甲、三乙民营医院的数量均居全国前列。2023年,民营医疗机构诊疗人次和出院人次分别达到1.7亿和381万,较2022年分别上升8.6 和14 。

     “四川社会办医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存在数量多,但整体规模偏小、定位不准确、人才队伍引进难、医疗服务不规范等问题。”李冰说,近期,省卫生健康委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出台进一步引导和规范社会办医发展等一系列措施,从党建引领、错位发展、能力提升、评审评价、医联体建设、质量安全等方面,引领社会办医规范有序和高质量发展。

       国内首个民投公营非营利机构

       服务门急诊患者500余万人次

       作为国内首个“民投公营”的非营利机构,有何经验分享?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锦医院院长徐才刚作了解答。

       他介绍,华西上锦医院从2012年开业运营,学科设置由华西医院统筹规划,医疗、教学、科研与华西医院实行一体化运行管理,制度、标准、规范、流程均与华西医院保持一致。医疗、护理、管理主要骨干均由本部成建制派驻团队(已累计派驻7000余人次);华西医院和华西二院专家、教授轮流到华西上锦医院坐诊、查房、手术,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同质化。

     “我们抓住了‘医疗质量、运营管理、践行公益’三个关键点。”徐才刚坦言,该院主动让利于民,取消药品和耗材加成,实现与华西医院同品牌、同型号、同规格、同价格,有效降低患者费用,成为四川省首家取消药品与耗材加成的非公立医疗机构。开业以来,已累计服务门急诊患者500余万人次,住院患者40余万人次,手术患者23万余人次,体检客户8万余人次。此外,华西上锦医院还积极响应号召,先后派出业务骨干驻点支援德格和马边。

       华西上锦医院位于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区域(高新西区),该区域聚集了华为、京东方、富士康等众多世界500强企业。作为高新西区唯一的三甲医院,在华西医院统筹规划下,华西上锦医院根据区域特点和自身特色,已创建创伤中心、心衰中心、胸痛中心、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心,差异化发展痔瘘、足踝、普外微创、神经疾病等特色专科/专病中心,积极打造日间手术中心等。

     “我们即将探索建立多学科合作的淋巴瘤专病诊疗中心,更好地做到精准诊断、早期介入,让病人享受到真正一条龙的多学科服务,今年8月或9月就要正式运行,未来将跟社区合作。”徐才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