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7版(2022年03月3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年成都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
全市人均期望寿命81.76岁
据健康成都官微

 成都市卫健委近日发布《2021年成都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居民健康状况持续改善。全市城乡居民人均期望寿命81.76岁,比上年增加0.24岁。全市孕产妇死亡率1.94/10万,婴儿死亡率2.15‰,持续保持低位运行。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一年来,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管控,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现将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情况公报如下。


  居民健康状况 


 2021年,全市城乡居民人均期望寿命81.76岁,比上年增加0.24岁,其中:男性79.12岁,比上年增加0.15岁;女性84.61岁,比上年增加0.32岁。2021年,全市孕产妇死亡率1.94/10万,婴儿死亡率2.15‰,持续保持低位运行。2021年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9.58%。


  卫生资源 


 2021年,全市医疗卫生机构12497个,比上年增加543个,其中:医院692个,比上年增加6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1642个,比上年增加469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68个,比上年减少8个;其他卫生机构95个,比上年增加20个。


 医院、妇幼保健院按经济性质分,公立169个,占比23.70%,民营544个,占比76.30%;按等级分,三级116个(其中三甲55个),占比16.27%,二级182个(其中二甲53个),占比25.53%,一级及未评定等级的机构415个,占比58.20% 。


 医院按病床规模分,不足100张床位的医院423个,100~199张床位的医院121个,200~499张床位的医院72个,500~799张床位的医院39个,800张及以上床位的医院37个。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66个,比上年增加11个;卫生院237个,比上年减少27个;诊所(门诊部、卫生所、医务室、中小学卫生保健所)7992个,比上年增加709个;村卫生室3133个,比上年减少232个;护理站14个,比上年增加8个。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5个,与上年持平;卫生执法监督机构13个,比上年减少6个(因6家卫生监督机构与卫健局合并,机构撤销);专科疾病防治机构2个,与上年持平;急救中心(站)2个,与上年持平;采供血机构5个,与上年持平;妇幼保健院21个,与上年持平。


  新冠疫情防控 


 全市已建成25个城市核酸检测基地,180家医疗机构具备核酸检测能力。设置新冠肺炎市级定点医院5家、市级后备定点医院1家,市级定点医院救治床位总数3075张,实施“一人一案”“一人一方”个性化、中西医结合诊疗。


 截至2021年底,累计收治确诊病例915例(其中境外输入724例),救治病例数占全省 69.27%,医学观察密切接触者4.3万人。开放发热门诊 140家,收治发热门诊患者191.27万人次。实现入境人员从国门到家门、从口岸到社区全流程闭环管理,累计管控境外航班1304个,管理服务乘客 7.6 万人,机组人员0.9万人,拦截确诊病例 429 例,无症状感染者264例。


 2021年服务保障省市“两会”等重大会议、重大活动及体育赛事121次。累计派出126名医务人员赴西安、河南支援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对外调配红细胞、血浆1381.1万毫升支援各地。


  公共卫生工作 


 传染病防治 2021年,全市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全市报告乙丙类传染病25种,报告发病数105597例,报告发病率506.76/10万,报告发病数与2020年同期比上升44.59%。其中:报告乙类传染病15种26691例,报告发病率128.09/10万,报告死亡数584例,报告死亡率2.80/10万,发病数前五位的病种为梅毒、肺结核、乙肝、丙肝、艾滋病,占乙类传染病总发病数的88.09%;报告丙类传染病10种78906例,报告发病率378.67/10万,发病数前三位的病种为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占丙类传染病总发病数的98.08%。


 慢性病防治 2021年,全市粗死亡率为636.23/10万。死亡率居前五位的系统疾病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内分泌疾病、营养和代谢疾病。死亡率居前五位的单病种分别是:脑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缺血性心脏病、肺癌、肝癌。


 血吸虫病防治 2021年,完成查螺108855403平方米,查出有螺面积4640172平方米;药物灭螺总面积31384710平方米,环境改造8920平方米。完成询检人员273762人,询检阳性人数8263人。血检330201人,粪检14930人,未检出阳性。扩大化疗17384人次。全市流行村存栏耕牛10675头,对其进行血吸虫病血检1467头,粪检249头,未查出病牛,扩大化疗126头。


 爱国卫生 2021年,顺利通过第八次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连续28年保持国家卫生城市荣誉称号;简阳市、邛崃市、崇州市被全国爱卫会正式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成都市实现国家卫生城市全域覆盖。都江堰市、彭州市、青城山镇通过国家卫生城镇复审,年内全市新建省级卫生镇5个、省级卫生村179个、省级卫生单位154个、省级无烟单位161个,省级卫生镇覆盖率达95.8%,省级卫生村覆盖率达72.4%。


 持续推进健康城市建设,获批全国首批健康城市建设推动健康中国行动创新模式试点城市,获评2019—2020“健康中国年度标志城市”,年内全市新建市级健康街道(镇)19个、市级健康社区(村)106个、市级健康单位152个、市级健康家庭2073个。


 妇幼健康 2021年,全市共有21家妇幼保健院,均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水平,其中三级甲等4家,三级乙等13家。为6.41万对拟结婚人士开展了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婚检率92.05%;为计划怀孕的夫妇7.53万人进行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全覆盖。孕产妇住院分娩率99.99%。全市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7.73%,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7.83%,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99.52%,新生儿听力筛查率98.99%,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率99.48%。


 卫生监督 2021年,全市卫生健康综合监督执法机构共计开展监督检查96854户次,监督合格率97.40%。完成“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检任务共计4920条,抽检健康相关产品类样品25815件,抽检合格率96.41%。全市共办结卫生健康行政处罚案件3250件,罚(没)款1020.91万元。全面推进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疗行为综合监管(医疗“三监管”)工作,全市10家市级公立医疗机构、74家县级公立医疗机构、362家民营工矿医疗机构、36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实现与医疗“三监管”平台互联互通,接入率达到85.31%;全年发现问题线索7276条,市辖医疗机构自查整改率100%;组织专家现场核查医疗机构问题线索1470条,核查认定不合理问题线索59条,机构自查不合理158条,责任追究119条,进一步规范了医疗服务市场。


 卫生应急 2021年,全市累计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3起,累计发病187人,死亡2人,其中:较大级别事件1起,发病2人,死亡1人;一般级别事件1起,发病10人,无死亡;未分级事件8起,发病175人,死亡1人。与2020年相比,报告事件数减少44起,其中较大级别事件增加1起(H5N6禽流感),未分级事件减少48起。发病数减少44.92%,死亡数增加50%。2021年,市“120”接到呼救电话1654096次,调派救护车364556车次,救治伤病员311294人次,处置各类突发事件2312起。


 职业健康 2021年,完成健康企业创建26家,其中创省级5家、创市级21家;职业卫生基础建设达标率达申报用人单位总数的100%;重点行业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率达到9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率达到86%;接触职业病危害劳动者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率达到91%;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职业卫生培训率达到90%;医疗卫生机构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率达到98%;职业病诊断机构按规定报告职业病的比率达到100%。 (下转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