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0版(2022年03月0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奥密克戎来袭 成都从容应战
路璐 向晨晨 胡建波 肖世福 王浩臣 本报记者 侯文瑾 杨琳 李芯怡

(上接09版)

温江区

同心抗疫 有眼泪也有温暖

成都本轮疫情突发,温江区公平街道佳兆业·丽晶公馆,因有居民为确诊病例,小区进行管控。2月20日晚,由温江区人民医院、温江区第三人民医院和公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2名医务人员,共同负责小区的核酸检测采样工作。2月21日凌晨0时起,温江区公平街道佳兆业·丽晶公馆小区调整为中风险地区,一场对病毒的围追堵截在辖区医务工作者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展开。

小区业主集体“表白”医护


接到集结令,周君作为温江区人民医院第8应急组组长,曾随国家(四川)紧急医学救援队出征湖北开展医疗支援,是一名抗疫“老兵”,与其他9名队员在15分钟内完成院内集合,按照区卫健系统统一指挥安排,携带防护用品、采样试剂等物资乘坐救护车前往采集点。


23点,队员们完成小区的集采点位搭建和个人防护准备后立刻投入紧张的采集任务。温江区人民医院的10人与区三医院、公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组成25人的队伍,兵分两路,一队人员按照两人一组负责封控楼栋的上门采集工作;一队人员至非封控单元楼下的集采点开展采集工作。


“我们深知责任重大,这里的核酸采集准确性关系到全区疫情防控下一步决策的制定,必须要确保防护、操作、排查……每一个环节准确无误。”周君说。在采集点,医务人员分组协作,小区居民也非常配合,经过4个小时奋战,第一轮核酸采集工作完成,此时已是次日凌晨3点。


完成第一轮核酸采集后,队员随车抵达隔离酒店休整,4个小时后的2月21日7时30分,队伍再次紧急集合赴管控区待命开展第二轮核酸采样。22日13时,队伍执行对管控区的第三轮核酸采样。“叔叔,摘下口罩,身体稍微后仰,抬起头,发出‘啊’的声音。”“小朋友,别怕,摘下口罩,跟阿姨说‘啊’……你真棒。”“下一位。”队员们一边耐心交代一边迅速完成采样操作——扫码、取样、入瓶、掰棒、盖瓶、手消。


周君回忆道,三天三轮的小区驻点采集,队员和小区群众也有着很多温暖互动:一位做完核酸采样的大哥没有转身离开,而是向医务人员做了一个加油打气的手势,医务人员也可爱地将双手举过头顶比出一个大大的心回应;一个小伙深夜做完核酸采样后得知医务人员没吃饭,小跑着回家拎了一大袋面包、牛奶、罐头送到采集点;还有小区业主代表送上大捧玫瑰花,代表全体业主向为他们连夜奋战的医务人员表示感谢。


停不下的电话


“你好,我的毛囊炎需要每日换药,请问我能出去换药吗?”“我家小孩鼻腔里面有异物,需要马上到医院救治。”……自封控小区实施管理以来,公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救助组的电话就没有停过,因为不能进入封控区、管控区,公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为方便对重点区域人群提供医疗救助,在就近的公平街道便民中心设置了接诊点位,安排主治医师、主治中医师直接对接重点区域有就诊、问诊等需求的人员,通过添加好友、建立微信群等方式为群众提供救助服务。中心还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联络小分队,对有用药需求的人员从中心开具药品,立即送至重点区域,由工作人员将药品送至病人手中。


医疗救助不仅仅限于接诊点位,中心还设置由党员干部副主任医师姚璐带队组成的全专业医疗服务团队开展院内会诊,为孕产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开展救助。如中心无条件救治,根据群众的就诊需求和临床症状,分类转诊,点对点对接区人民医院和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由专车接送至定点机构,以最快最便捷的方式满足群众的医疗救助需求。转诊后电话回访,问询处置情况,实施闭环台账管理,不漏管一例病人。


姚璐表示:“因突发疫情,重点区域管理了4500多人,很多群众有就医需求,只能通过电话或微信群等进行问诊。支部组织一支技术过硬的团队运用专业知识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处置,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为提高工作效率,缓解群众焦虑情绪,我们在接到咨询电话时就根据大家的健康需求进行分门别类的处置,同时还会对他们进行居家健康指导。”话音刚落,电话铃声便又响起了。截至目前,公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提供重点区域医疗救助73人次。


连续作战三天两夜


“作为科主任和党员,我责无旁贷,一定倾己之力,不负重托,不辱使命。”2月20日凌晨3时,和盛镇中心卫生院内科主任、年轻党员郑渝川主动承担起疫情防控各项主要工作。


入户采样、应急队伍组建、村站、学校疫情防控指导、院内培训、配送预防新冠肺炎的大锅汤等……接受任务第一天,各项工作千头万绪,面对纷繁的工作,他没有退缩,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在与相关部门和人员反复对接、讨论、修改、完善中,工作很快打开了局面: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应急核酸采样点很快布置完成;抽调的应急队伍很快成立,以最快速度组织全院防控人员培训、演练,调整更新医院防控措施和工作流程。协助院领导建立了高效、严密的防控体系,组建防控队伍。当面对众多上门采样名单,他毫不犹豫又投身到了应急上门采样一线,从那一刻起,他把医院当作家,忙忙碌碌中,当天晚上他只睡了3个小时。


在连续作战的三天两夜中,郑渝川与相关部门和人员反复对接、讨论20余次、优化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6项,精准布置应急核酸采集点2处,入户核酸采样50余人次,到学校疫情防控指导6次,指导巡查村站5次,组织开展医务人员核酸应急培训60余人次。


乐观又坚强的“90后”党员


2月20日,接到疫情防控工作通知的温江区疾控中心党支部的“90后”党员李芳,第一时间投身疫情防控工作,负责阳性病例调查和密接次密接排查工作。一连工作了30个小时,直到22日凌晨才回到家的李芳感到身体有些许不适。“没事,一会儿就好了。”抱着这样的想法,李芳早晨按时出现在了办公室,“正准备整理一下前一天的总结,接手新的流调工作时,不舒服的感觉有所加剧,就趴在了桌子上。”李芳回忆道,再后来同事喊她名字时,她已经无力回应。随后,同事将李芳紧急就近送往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经检查,李芳被诊断为不全肠梗阻、肠胃炎和阑尾肿大,“我这边输完液就好了,后天就能返岗!”李芳一边输液一边说道。
(下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