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8版(2022年03月0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奥密克戎来袭 成都从容应战
路璐 向晨晨 胡建波 肖世福 王浩臣 本报记者 侯文瑾 杨琳 李芯怡

 成都市出现确诊本土新冠肺炎病例后,各区域紧急行动,设立核酸采集点,进行大规模核酸采样,一场抗疫保卫战就此展开。寒风雨夜中,医务人员彻夜坚守。奥密克戎来袭,成都从容应战。

天府新区

天府新区人民医院:全力保障血透患者安全

 2月20日凌晨2点,天府新区人民医院检验医学中心向院长助理姜伟汇报:发现核酸检测阳性标本。按照规定,发现核酸阳性标本,还需要进行复核,但在等待复核结果的过程中,天府新区人民医院就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第一时间进行区域管控;向天府新区疾控部门以及上级部门报告;配合疾控人员确定密切、次密切接触者,并按要求转运隔离人员;第一时间开展终末消毒;第一时间开展全院全员核酸检测。

每天准确无误检测上万人次

 天府新区人民医院检验医学中心承担了天府新区城市核酸检测基地和天府新区检验质量控制中心的工作,随着第一例病例的发现,天府新区人民医院需要对全区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隔离人员、重点筛查人员进行核酸检测,检测量开始剧增。“连输血科的同事也加入进来,全院35名有检验资质的医生全上。”姜伟告诉记者。


 “随着首例阳性标本被检出,当天样本检测量是3000多个,第二天就增加到6000多个,随后几乎每天都是一万人次左右的检测量。”姜伟说。


 如此庞大的核酸检测任务为医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无论是仪器设备还是检测人员都要“火力全开”。姜伟介绍说,由于核酸检测任务繁重,每一名医生进入实验室不久,身边的待检样本就堆成了小山,“就算检测量那么大,我们也严守质量红线,每批次的检测样本都严格比对,保证每一份检测结果都准确无误。”

为血透患者搭建“专属生命通道”

 “我一周要做3次血透,现在因疫情出不去……”2月23日上午,两名长期在天府新区人民医院规律透析的患者向所属社区的工作人员紧急求助。


 天府新区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主任李华彬表示,其实在接到电话前,医院早已针对本轮疫情做好各项准备,为他们搭建起了“专属生命通道”,让他们安全完成血透。


 “我和同事们迅速集结,从上周开始每天夜间对封控小区的患者进行透析治疗,安排救护车和血透护士专程接送病人,患者治疗前后都要完成一次核酸检测,医院特开辟了专用转运通道,由血液透析室护士穿戴防护设备带患者进入血透室。经过4个小时的治疗后,医院对病房和仪器设备进行终末消毒并对仪器进行物表采样。医护人员给患者治疗结束后也要接受核酸检测,再接待下一位患者。”李华彬说。


 李华彬告诉记者,天府新区人民医院长期规律透析的患者有上百名,科室已经达到饱和状态。从2021年起,血液透析中心就开始每日三班倒给尿毒症患者提供透析治疗到22点。疫情暴发后,每日再承接管控区、封控区的血透患者意味着更大的院感压力。


 为此,医院成立了工作专班,统筹协调病人转运、院感防控的指导、仪器设备的调配、血透室的改造、病人的救治等工作。经过相关职能部门的通力合作,封控及管控区血液透析患者专用隔离病房顺利改造完成,人员也配备充足。同时,制定封控小区患者血液透析流程、院感防控方案,确保疫情防控万无一失。经过紧张筹备后,封控及管控区血透专区开始收治来自封控区的患者。

太平中心卫生院:医务人员显担当

 “我的小宝宝出生只有39天,出现了黄疸且已经连续低烧3天了!我们小区属于封控区,出不去,咋办啊?”2月25日晚,封控区内的医务人员接到了这样一通求助电话,这是天府新区洛森堡新殿蝶郡小区被封控管理的第3天。

成立医疗专班
解决封控区居民就医需求

 由于在封控区内的医务人员只有全科医生,没有专职的儿科医生,所以在接到求助电话后,太平中心卫生院院长苏志勇和天府新区人民医院紧急协调了一辆救护车,由天府新区人民医院的一名专职儿科医生陪同前往华西附二院锦江院区全程闭环管理,进行诊治。


 截至2月27日,光洛森堡新殿蝶郡封控区接到482例医疗诉求。对于如何解决居民众多的医疗诉求问题,苏志勇给出了答案——成立医疗专班。


 医疗专班由30人组成,除了负责解决封控区内居民的医疗诉求外,还需要做好沟通、协调、联系、运输、转运等一系列后续问题,跟进患者每一天的情况,更好地服务封控区内的居民。


 除此之外,医疗专班还要求医护人员每天把封控区的居民分成4级上报,每天更新相关数据。一级属于危重症情况,需要马上进行处理;二级属于不太危急的情况,比如产检、伤口换药等,具体是送往医院还是封控区,医护人员能自行处理;三级属于一般问题(如感冒),封控区内医护人员能现场处理;四级就是普通人群,但如果其出现了紧急情况,就需要立刻进行提级处理。


 这一系列的医疗管控措施,获得了封控区内居民的一致好评。

单人单管
上门为居民采集核酸

 2月20日,太平中心卫生院接指挥部指令,对四河社区四河小区10名高度密接人群进行核酸采样工作,天府新区太平中心卫生院紧急派人前往,前后只用了不到1个小时的时间,就采集了10名高度密接人群的核酸样本。


 后又接紧急通知需负责全区所有机关单位和一个封控小区共11个点位的核酸采集任务。“每天采集量都是上万人次。”苏志勇说道,“我们还要负责龙河社区凯华丽景封控小区的核酸采样工作,该小区有3000多居民,由于其特殊性,前三天我们得一户一采,单人单管,挨家挨户地给居民进行核酸采样,因为不能乘坐电梯,医护人员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一层一层地爬楼梯,从早上8点半到下午六七点才能完成采样工作,工作量相当大。”


 除了要做好本院的核酸采集、常规的防控工作以外,还要接受上级指派的临时任务,人员紧缺、工作量大、任务紧成了最大的难题。


 苏志勇告诉记者:“虽然每天很苦、很累,但没有一个人退缩,大家都靠心中的这股信念在坚持,这就是医务人员的担当。”
 (下转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