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3版(2022年02月0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本报记者探访全国首家全品种智能化静配中心——
智能配药机器人“上岗” 1年节约4.6万小时时间
本报记者 侯文瑾

 1月28日,记者走进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探访全国首家全品种智能化静配中心。2020年底,拥有840多平方米的中心19个输液配药机器人正式“上岗”,标志着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彻底颠覆了医院传统的输液配药模式,全院患者的静脉用药都能靠它们调配,实现了更精准、更安全配药。运行一周年以来,既无药品配制人员受伤害,也无液体出现问题,还让护士摆脱重复工作,把更多服务时间留给患者。更值得一提的是,该智能设备的研发,不乏成都本土医生的参与,是实实在在的医生创造、“四川智造”。

年配液量近200万袋
配液效率行业一流


    静脉用药调配工作,在医疗服务的众多环节中是什么样的“存在”?很多人对此并不了解,实际上,这是医院开展医疗服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为每一位患者治病救命的静脉用药,都是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配置而成。


    作为全国首家全品种智能化静配中心,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全品种智能化静配中心采取了机器+专业药师的配药方式,有着目前全国乃至世界行业一流的配药效率及质量。


    整个中心采用超净化工程,除19个配液机器人以外,还有5台生物安全柜、6台超净工作台、2台自动贴签机、2台成品输液分拣机,2台统排机、8个专用更衣间,4个专用清洗间,以及过滤、通风系统自动消毒机等全套清消毒的防护设施,这些要素,让全品种智能化静配中心成型。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西药剂科主任罗林介绍,这里从调配功能上划出普通药品及肠外营养调配间、抗生素调配间、危害药品调配间,日调配量可达8000组,可满足2500张床位输液。静配中心负责人余强介绍,中心投用后,配药效率从传统的50至60瓶/人·小时,提高到一人操作一人辅助状态下的300+瓶/小时。据统计,运用了智能配液机器人的全品种智能化静配中心,每年可为医院配置静脉用药近200万袋。


从“走楼梯”到“坐电梯”
把时间还给护士


    智能配药过程,被生动地类比成像屠宰场生产鸡肉一样,有一套标准化流水线。


    药品进入中心后,先批量“拔毛”脱去药品包装,审方、净化、排批、摆药贴签、核对、开瓶、加药混合、成品复核、打包外送。不同的是,屠宰场送进去的是活鸡,送出来的是鸡肉罐头。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全品种智能化静配中心送进去的是各类包装好的药品,送出来的是分门别类配置好的静脉用药,护士拿着直接就能给患者输液。


    以往,这套繁复的“宰鸡”过程,全靠护士手工操作。一袋药至少十几次、二十几次抽吸,需要3到4分钟。每个配药护士每天这样单调的抽吸动作得重复上千次,工作的辛苦程度可想而知。费时费力不说,在手掰安瓿瓶、分离注射器、处置用过的针头、拔针时都有手受伤的风险。


    以医院心内科二病区为例,以往该病区8个护士需要同时工作1小时,才能配好患者的输液用药。智能机器人的替代效果,让配液模式实现从过去“走楼梯”到现在“坐电梯”的转变。如今,这一小时解放了,护士们有了更多时间服务患者,学习提升护理水平。


    据介绍,与传统的人工配液模式相比,全品种智能化静配中心平均每天需要的人数从原来的80余人减少到20余人,每天可节省人力60余人,1年累计节省配药时间逾4.6万小时,这些时间全都还给了护士,让更多护士有更多精力投入对病人的服务中,大大提升了医院医疗服务质量。


全程可追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人机隔离避免医护职业伤害


    传统的配液模式,全靠护士用手操作,智能化静配中心的应用,使这项工作在十万级洁净密闭环境、百万级洁净操作台上统一进行,确保了配制质量和用药安全,临床因配制引起的输液反应发生率几乎降为0。而全程监控的方式,使配药过程可追溯,有效避免错配的发生,临床医疗质量全面提升。


    据介绍,该中心采用人机隔离的方式,避免了化疗药物、肠外营养药物、抗生素经血液传播疾病药物的伤害,避免了安瓿瓶及注射器针头对操作人员造成针刺伤和玻璃划伤,避免了配药过程中产生的气溶胶吸入人体后产生的胃肠道反应、脱发等。同时,低于0.01%的破损率,避免了因药物破损后导致的一系列身体伤害。


    在静配中心扮演着重要“角色”的智能配液机器人到底是什么“来头”?


    记者了解到,该智能设备的研发,不乏成都本土医生的参与,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郑永强也是该机器人研发的发起人,历经20余年研发和实践,是实实在在的医生创造、“四川智造”。据悉,该智能设备目前已申请国家专利300余项,在同类产品中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