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2版(2021年12月2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医美乱象监管 亟待动真格
李英锋

近两年,自称能让人变年轻的医美项目——热玛吉火热了起来。不久前,在上海市警方破获的一起医美器械制假案件中,仅假冒的医美医疗器械就被查获了54台,探头等耗材、包材多达数万件,涉案金额近亿元。业内人士表示,市面上超8成的热玛吉仪器是水货,网络上“烫伤”“面部凹陷”“毫无效果”等投诉也让这一医美项目备受争议。


    热玛吉项目的问题,只是暴露了医美乱象的冰山一角。有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医疗美容用户人数达1520万。然而,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国内合法合规的医美机构在行业中仅占12%,而医美非法从业者达10万人以上。


    医美不是美容项目,而是诊疗项目,必须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才能开展执业活动。此前,多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印发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强调,任何不具备法定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不得违法采购、使用医疗美容类药品和医疗器械。针对医美市场的乱象,监管必须动真格。卫生健康、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需以问题为导向,以消费者的投诉举报为线索切入点,对医美市场的所有机构、从业人员、器械、项目进行全面排查,甄别合法性,斩断医美行业中的黑色产业链条。在此基础上,曝光相关医美案例和乱象,发布消费警示,引导消费者理性进行医美消费。


    还要注意的是,目前多数消费者获取医美信息的渠道主要是生活美容类机构、熟人介绍、医美机构网站或App等。对此,监管部门要将生活美容类机构作为监管重点,严防此类机构非法从事医美服务或“打擦边球”,保护好消费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