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0版(2021年12月0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护目镜后有慧眼
———记邛崃市中医医院核酸检验技师
夏丽鹃

    11月,成都市出现疫情新变化,邛崃市中医医院先后紧急抽调180余名医务人员投入到一线核酸采集工作之中。


    对许多人来说,无论是出行还是回家,一份“阴性”的核酸检测报告,不仅是通行证,更是定心丸。作为环节终端的检验技师们,通常不为人所知晓,他们默默地坐在实验室中,加班加点,全力以赴,快速准确检测大批量的样本,在幕后守护着平安。


   “早一分钟出结果,早一分钟出诊断。”抱着这样的信念,邛崃市中医医院检验科全力保障医院患者的核酸检测需求,还完成了多个大型团队检测任务。2021年,累计完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8.3万余人次。


    这个平均年龄只有34岁的检验科团队,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艰辛呢?


    11月,检验科先后派出10人次检验技师作为外派支援队员,协助完成全市部分核酸检测任务。“收到,什么时候出发?”“好,马上收拾东西。”检验科游丹、刘翔两名党员在接到通知时第一时间回复。


    凌晨,检验科游丹、刘翔、张迪、杨磊、刘佳玲、朱乐乐6名经验丰富的检验人员在抵达前线后,从事加样工作,这也是核酸检测工作中最重要也是最危险的工作。他们需要对着一排排间隔只有1mm的加样孔,进行准确的加样。在往试剂盒里加样本时,因为隔着护目镜和面屏,需要睁大眼睛,全神贯注,以最终确认“阴性”还是“阳性”。


    核酸提取、体系配制、扩增检测……每个看起来有条不紊的操作程序背后,都是危险和希望并存,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导致整个检测过程作废。因此,需要每名医务人员必须高度集中精神、相互密切配合。坚守在小小的PCR实验室,大家慢慢习惯了厚厚的防护服加隔离衣,习惯了这种呼吸不顺畅的感觉。


    与此同时,院内的检验任务仍非常紧张,日均检测标本达1000余份,是日常工作量的几倍。目前,自抽调人员外派支援后,检验科其他医务人员依然在院内替班、加班,并随时为出征支援待命。每日如果工作量突然加大,检验科只能临时取消工作人员休假,通过加班完成任务。所以,这段时间检验科全体工作人员都随时处于待命状态,大家接到临时通知后没有丝毫犹豫,立即赶往医院,哪怕刚刚结束上一段工作,没得到一丝的休息;哪怕已是深夜,没有了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