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8-9版(2021年11月1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成都打响“绿码保卫战”
寒风中,白衣热血温暖整座城市
本报记者 侯文瑾

      11月2日,成都市各医疗机构紧张有序地以战时姿态,打响“绿码保卫战”。


      11月7日,立冬,寒潮来袭。寒风中,白衣战士守护着城市里的万家灯火,温暖了整座城市。本报记者用文字和镜头记录他们的战疫片段。

 

关键词  调兵遣将

 

“南丁格尔志愿群”再次启动


    “紧急集合,行政人员带队前往社区支援……”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一名行政工作人员在5日凌晨1点40分接到了集合通知。11月5日,深夜12点,在接到高新区教文卫局核酸采样紧急通知后,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迅速响应,组织了108名采样和管理人员,前往芳草街道参加大规模核酸采样工作。


      凌晨5点,按照四级分层管理构架,采样人员分为17个小组前往芳草社区50个点位进行核酸采样工作,医护人员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核酸采样的工作中。为了尽可能多地为片区居民提供核酸检测服务,几班人一干就到了下午2点才收队回到院区。


     “为了应对这次突发的核酸采样工作,我们的‘南丁格尔志愿群’也再次启动。”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刘素蓉说道,自疫情发生以来,这个近500人的“南丁格尔志愿群”就是强有力的后备军,经过专业、反复的核酸采样培训、引导群众核酸检测流程培训等,大规模核酸采样工作再次启动,群成员们以接龙的方式申请为自己排班,“黄码组和绿码组,每班采样人员12人,引导人员14人,动态调配6人……”在最需要人员的时候,第一时间就能按照早已准备好的计划安排人员到岗。


精兵强将开好头


      5日早晨不到8点,地处锦江区的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庆云院区门口,记者看到前来检测核酸的群众虽不算多,但采样台前一直很忙。“星期一我就接到了随时到岗的通知。”早上7点40分不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监护室护士,同时也是入党积极分子的赵姝姝便和同班次的同事一同来到医院做准备,穿上防护服、戴上隔离面罩,专设的院感护士为其小心地整理全身装备,这是她第二次参与大规模核酸采样任务,上午10点过,虽处在较为靠后的点位上,赵姝姝已经用到第四包手套,这意味着她已经采样了近400人的样本。


      11月3日、4日晚,流调结果一经公布,不少锦江区市民的健康码由绿转黄,据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护理部党支部书记、主任姚倩介绍,连着两日晚上10时起,前来医院等候检测核酸的市民在短时间内就排起了长队。3日以来,面对突如其来前来做核酸的群众,经医院领导部署,第一时间全员取消休假,将院内核酸检测点从3个点位扩至10个点位,3日晚上是本次疫情的首日应战,不到晚上12点,前来检测核酸的上万名群众都顺利采样完毕。“因为事发突然,我们首先派上场的第一梯队全部是护士长,我们让精兵强将开了一个好头。”与此同时,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也派出成华区核酸采样队、锦江区核酸采样队支援,截至5日早晨,院内院外已有近200名护士参与轮班。4日,医院领导班子组织召开第44次疫情防控会,启动应急预案,一切应对工作都在紧张有序地开展。


接到通知迅速集合


     11月2日6时,成都市金牛区妇幼保健院核酸采样应急队也接到通知,协助为封管区域及周边群众采集核酸。应急队队员们接到医院电话时,窗外还是一片漆黑,队员们迅速起床,简单洗漱便出了门,30分钟内便到达了集合地。


      在金牛区某小学,队员们在这里开始了第一轮的核酸采样工作,面对配合度较低的小朋友,队员们一直耐心引导。儿科护理组长申焱,则在这次采集核酸标本的工作中,充分发挥了善于与孩子打交道的优势。“宝贝真棒、真厉害!”面对害怕的孩子,队员申焱总是细心安慰、耐心鼓励,温柔的态度总能让她收获孩子们甜甜的道谢:“谢谢阿姨。”


      11月3日,金牛区营门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召开紧急会议,立即成立了由家庭医生们组成的流动医疗组,小组成员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及时给居民提供送医送药服务,为封控区居民提供上门服务,为他们送去慢性病治疗的药品。

 

关键词  科学规划

 

高效采样


     5日下午3点,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门前的景象非常“特别”,正门的一边是紧张有序的核酸检测区,前来排队检测的市民已经排到了地铁口,另一边则是人头攒动的工地。原来,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为减小对交通的影响,并提高核酸检测效率,在石羊街道的协助下,将院外的草坪充分利用起来,在这特殊时期,最大程度地保障核酸检测工作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愿检尽检”的需求。


    “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现有场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黄码区等候时间较长,我们便连夜拿出方案,协同街道一起完成这项工程。”据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熊明介绍,医院多个部门齐心协力,正常情况下10天工期、用到4万余块砖的工程,连夜进场干起来,当晚,新场地就投入使用。


      作为温江区的城市核酸检测基地,温江区人民医院的场地规划得更为严谨,“绿码”“黄码”核酸采样室及通道,互为独立,互不相通,24小时有专人引导,专人开展流调。自11月3日晚上起,温江区人民医院组织了18个应急采样小组,总人数达200余人,基地的检测数量每天在1万份左右。24小时的核酸检测服务不仅包括院内就诊患者的采样工作,还要按批次分时段收集全区各基层医疗机构送至基地的样本,“目前,核酸检测基地日检测量可达1.8万份,战时状态下可升级达3万份以上。”温江区人民医院宣传统战部部长凌昆介绍道。

 

关键词  暖冬一瞬

 

疫情下的生日


      11月5日,记者来到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护士长姚倩的办公室了解核酸检测工作的相关部署情况,一束新鲜的花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据了解,4日是姚倩期待已久的50岁生日,在问到花束的由来时,姚倩红了眼眶。“这是护理部的同事们在轮班间隙想到为我订一束花庆生,匆匆忙忙地送来花后转身就去了一线参加核酸检测工作。”姚倩哽咽地说道。为了第一时间应对各类情况姚倩选择驻守医院,生日与“战友”同过也成为她难忘的经历。

“准护士”的“请战书”


      11月5日早晨6点26分,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微信后台收到了一条私信,一名在读护理专业的学生以坚定的语气说明了自己的疫苗接种完成情况,且15天内未到过高风险场所,还有个人联系方式等信息,希望医院为其提供一个做志愿者的机会,并表示“风雨无阻”,医院对该同学的“请战”意愿及抗疫精神表示了肯定,将其个人信息隐去后发布在官方视频平台,此消息一经发出网友纷纷点赞。

同学们的感谢卡


      11月7日,记者从温江区卫生健康局获悉,近日,温江区第三人民医院赴温江某学校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工作结束后,工作团队收到同学们表达感谢的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