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8-9版(2024年03月2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精细化医疗服务的成都探索

     “我都这么大岁数了,得病很正常,心态好,就什么都好了!”

       1月初,在成都大学附属医院的医保报销窗口前,10多年前就确诊糖尿病的张斌正乐呵呵地和几位病友传授自己的“心得”。

       回想起刚刚确诊糖尿病时的情形,最让张斌头疼的,不是病情本身,而是繁复的就医流程:到大医院,排队挂号、缴费、检查,结果出来后又要重新挂号,好几天都不一定能有结果。更让人头疼的是,由于慢性病需要定期开药、复查,这样的情形几乎每一两个月就要上演一次。

      2023年,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成都市医疗保障局印发《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门诊体验工作试点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进一步优化门诊服务流程,改善门诊患者就医感受。以成都大学附属医院、金牛区-成都大学附属医院网格化城市医联体成员单位为试点,开展延长挂号有效期、实施院内“一卡通”、医联体“一号通”等探索。

     “真是方便了!”

       2023年8月试点开始后,再次来到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张斌首先感受到的是“延长挂号有效期”带来的便利。他记得,当时医院“很热闹”,“一次挂号管三天”的海报贴满了门诊大厅。

       方案提出要延长挂号有效期,实行“一次就诊只挂一次号”,延长挂号有效期至主要疾病诊疗行为完成,原则上不超过3天,医疗机构不得让患者重复挂号、重复缴费。对于当日不能完成的检查检验项目,免费为患者提供复诊预约服务,解读报告和明确治疗方案无须再次挂号。

       张斌表示,体验确实像海报说的一样“舒心”。他说,以前为了做检查要挂一次号,第二天结果出来请医生开处方,还得再挂一次号,不仅要多花挂号费,还得再排很久的队。每一次去医院,都让他感觉“像在打仗”。

       如今,凭着医生为他开出的一张“三日内复诊预约申请单”(以下简称“三日复诊单”),张斌就能在3日内,拿着检验检查报告结果到医院寻医问药,“真是方便了太多!”

       在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门诊诊室前,65岁的陈丽蓉没有挂号,而是手拿一张成都市金牛区九里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出的转诊单,等待就诊。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说有一种特殊的药,这里才有,所以今天过来拿。”不一会儿,陈丽蓉就拿到了医生开好的处方,前往窗口取药。接下来,她仍然可以在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复诊。

       之所以有如此方便的就医流程,是因为医联体“一号通”的实行。方案要求加强医联体信息平台建设,完善双向转诊流程,成都大学附属医院为医联体内的基层医疗机构,特别是优先为家庭医生团队预留了一定比例的号源和床位。同时,畅通绿色通道,医联体内转诊无须再次挂号,实现上级医院和成员单位一号通用,引导患者基层首诊。

     “是否会增加医生的压力?”

       设计这项新政的初衷,是解决老百姓看病就医的难点。根据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定期进行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患者在挂号环节的满意度有所提高。

     “我们希望在尊重医生的专业属性、切实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的基础上,给患者带来一次完整的诊疗。”成都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办公室主任王京表示,“一次挂号管三天”只是手段,切实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才是此方案的最终目的。

       方案实行前,成都大学附属医院进行了多轮调研。首先面对的问题是,一次挂号的有效期究竟以多长时间为限?王京举例,在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像增强CT、磁共振等检验检查项目当天出不来结果,患者第二天、最迟第三天都能收到结果,完成诊疗。因此经过详细测算,成都市卫健委将一次挂号的有效期,限定在了3天以内,“如果出结果的时间超过了3天,我们也会按需来适当延长。”王京说。

      “一次挂号管三天”不只是一句承诺,背后涉及的更是整个医院系统运行模式的变动。

       王京表示,在2023年8月方案正式实行前,医院已经开始优化医疗信息系统。在办理3日复诊流程的环节上,内部系统增加了自动生成三日复诊单的功能板块。医生不需重复填写信息,申请单里所有信息都由系统自动生成,只需要打印并告知患者,减轻了医生的负担。

       施行初期,也有一些患者对这一政策表示不理解。一名初诊患者表示,他担心这会让看上病的时间更不确定、更难预约。有的患者还提出疑问:“这会不会增加医生的工作量和压力?会不会使得医生压缩每个患者的就诊时间?”

       其实在改革之前,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已经对于这些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出了预案。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杨进表示,目前,医院通过优化门诊就诊流程、加强号源管理为医生减负;为保障患者的就医体验和质量,医院门诊成立了专职的导医服务团队,为患者解决复诊挂不上号的问题。

      “‘一次挂号管三天’看似很简单,背后却是很多医务人员的辛苦付出。”杨进表示,方案提出的其他举措,如实施院内“一卡通”、创新门诊服务模式、再造门诊服务流程、推广信息化预约诊疗和加强门诊号源管理等,均已在逐项推进。(刘胤衡 王鑫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