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0版(2024年03月20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别让孩子们 陷入“厕所社交”困境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中华职教社副主任李国华谈到小学生“厕所社交”现象,引发广泛关注。有人呼吁,不能让这一代人的童年回忆停留在厕所里。

       自2023年10月份以来,“课间圈养”“厕所社交”“消失的课间10分钟”等话题持续引发公众热议。多地学生家长反映,学校不允许学生课间出教室,有的甚至不允许学生离开座位,上厕所则需要打报告。这也引发了新的现象:学生开始“厕所社交”。

       消失的“课间十分钟”

     “课间十分钟”对学生的意义很多,可以放松身心、缓解视觉疲劳;可以参与社交,多交朋友等等。但在部分学校的“课间十分钟”,学生被摁在教室不得随意外出。为了社交活动,学生们不得不以上厕所、打水等名义离开教室。

       举两个例子:某市一家长透露,儿子告诉她,自己的很多朋友都是在厕所结识的,班级里不让说话,大家就约着一起上厕所。在厕所里聊天、玩游戏、偷吃零食等。还有孩子变成了“所长”,主要任务是抓上完厕所不及时回教室的同学。

       在河北某小学,有学生发现能以上厕所的名义出去活动,就和几个同学约着下课后出教室。担心被老师发现,同学之间建立了暗号:有时是咳嗽一声,彼此对看一眼,心照不宣;有时指指厕所的方向,几人默契地起身离座。

       由此看出,是部分学校“严管课间十分钟”,逼出了学生“厕所社交”。而学校发现后又对“厕所社交”进行扼杀,比如对上厕所次数进行限制,提拔“所长”进行监督等。看来,学生仅存的社交渠道也难持续,这更让人感到失望。

     “孤岛教育”不可行

       曾有一个话题是,人为什么需要社交?来自各方的答案是,人需要通过社交获取资源、增进人际关系、提高信任度和信赖度、提升心理健康、提高智力和知识水平等。显然,老师、学生都需要社交,而严管“课间十分钟”,限制了学生的正常社交。

       直率地说,限制学生正常社交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如果学校不仅没有为学生社交提供方便,反而限制学生社交,影响学生从社交中受益,这更像是“孤岛教育”,对学生的性格、心理等方面都会带来负面影响,亟待引起重视。

     “厕所社交”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课间十分钟是学生适当休息、放松身心的时间。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明确,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常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看来,相关规定在落实过程中遇到了阻碍。

       研究表明,未成年人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一堂课结束后,需要适当放松。学生久坐不仅容易出现身体健康问题,如肥胖、近视等,长此以往也不利于心理健康。学校应平衡好教学和学生运动娱乐的关系,加强对学生进行运动、游戏的技能指导和安全教育,降低意外事故发生的风险。

       按说,学生的正常社交应该光明正大,在某些学校却只能偷偷摸摸在厕所进行。这不仅逼着学生为“厕所社交”撒谎,易养成不诚实的性格,而且还造成了学生在厕所里玩游戏、吃零食等坏习惯。

       当参与“厕所社交”的学生以后回忆起这段“厕所往事”,究竟会觉得这是有趣的成长经历还是耻辱的经历?在教育现代化的今天,本该有多种办法给学生提供更加自由、开放的社交空间。

       某些学校逼出学生“厕所社交”,说起来也有“难言之隐”,即担心开放式管理“课间十分钟”带来安全问题,但其实有很多办法解决安全问题,安全也不该成为学校“管死”“课间十分钟”的理由。

      “课间十分钟”需共同守护

       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疾控局近日联合印发通知,在3月以“有效减少近视发生共同守护光明未来”为主题开展第8个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其中明确,中小学校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以缓解视力疲劳。

       此次四部门联合印发文件,不仅强调学校要“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学生”,还要求“每天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对于青少年儿童健康发展需求的有力回应。

     “把课间还给孩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关键是各方要相互理解、相向而行。有关部门应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研究出台校园安全法规,或制定更科学、更有效的学生意外事故处理办法,厘清校园安全事故的责任边界,建立完备的家校纠纷治理体系,切实打消学校的安全顾虑,避免动辄因个别学生出现意外伤害事故而问责学校。同时,完善校园保险的内容和覆盖范围,让学生有保险“兜底”,减轻学校和家长负担。

       学校应有效保障学生每节课间走出教室,每天落实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并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同时,要在场地设置、活动内容设计、运动器材管理上下功夫,尤其是要创新课间活动形式,让学生们不仅“有得玩”,还要“玩得好”。

       对于家长和社会来说,也应积极支持并给学校“减压松绑”,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共同守护孩子们快乐美好的课间时光,共同呵护孩子们健康成长。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