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6版(2024年02月23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勇敢活出青春的样子
□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 佘沙

       人物简介:2020年初,武汉发生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她是四川省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里最年轻的护士。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时,她的家乡汶川县漩口镇受灾严重,年仅12岁的她目睹了全国各地对灾区人民的无私援助。从四川省护理职业学院毕业以后,佘沙进入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成为一名护士。当四川组织医疗队驰援武汉时,她第一时间报名,多次请战,终于如愿以偿。她说,这个时候她一定要挺身而出,因为她是汶川女孩。

       护理是我的第一职业,也必将是我终生为之奋斗的事业。这颗信念的种子来源于汶川,来源于武汉,来源于我日日夜夜坚守的岗位。

       沿着时光的河逆流而上,所有的辛酸和苦难,因为爱和坚持而熠熠生辉,每一个坚守的日子都闪耀着青春的光芒。

       特别的日子

       闪耀着青春的光芒

       2023年7月20日——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佘沙——第29棒火炬手。这是一个让我倍感骄傲的时刻,能够与青年运动健儿们一起“追光逐梦”,传递青春之火,作为新时代青年,我感受到青春的力量,共筑中国梦,奔赴山海。我想,这是青春的样子。

       2022年5月27日——锦江大礼堂,佘沙——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一线党员代表。这是我一生中的高光时刻,与847名党员代表一起,聆听王晓晖书记的报告,向9100万四川人民庄严承诺,治蜀兴川,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征程。我想,这该是青春的样子。

       2020年2月2日——武汉天河机场,佘沙——四川省第三批援湖北医疗队队员。这是我最难以忘怀的日子,举目四望,除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武汉的夜,空荡而冷清,看不到九省通衢的繁华,也看不到车水马龙与人间烟火。但当我看到高楼上飘扬的五星红旗,看到“中国必胜”“武汉必胜”的标语,我又充满了信心和力量。作为汶川人,武汉,我来了,为着12年前的恩情,我必须来。我想,这才是青春的样子。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当时的我只是一个五年级的小学生,目睹了山崩地裂、家园破碎的人间悲剧,经历了生死存亡、孤独无依,更感受了人间至爱、家国情怀。那么多英勇无畏的战士、白衣为甲的医生,那么多来自祖国各地的志愿者,冒着余震的危险,抢救生命,救治伤员。他们,是青春最美的样子。

       那一天,我立下志向,不当战士就做医生。照着他们的样子,我努力学习,终于活成了我想象的样子。

       危险的一线

       涌现着青春的身影

       在武汉,有太多感人的事情,有太多青春的身影。年轻的医护人员践行使命担当,“90后”“00后”成了抗疫的主力,42000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有12000多名“90后”。有推迟婚礼的准新郎,有刚刚给孩子断奶的妈妈。当我出发前打电话给父母辞行时,我妈妈哭了,他们也只能提醒我注意安全。那个时候,大家都是抱定了必死的决心,稍不注意就会被感染。谁又不爱惜生命呢,但只要国家需要,我们就义无反顾!

       这场疫情是对中国的考验,也是对青年的磨炼。在武汉期间,我先是被分配做院感和后勤工作,经过多次申请,我终于如愿进入了危重症病房,照顾护理病患,直接面对新冠病毒。真正到了抗击新冠病毒的第一战场,防护服捂出一身热汗,护目镜压出深深勒痕,大家拼命工作,根本没有时间去担心自己,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救人、救人……2020年3月12日,经前方临时党支部同意,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鲜红的党旗指引我人生的方向。

       平凡的岁月

       书写着青春的无悔

       今年是我在护理岗位工作的第7个年头,深知其中的酸甜苦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穿梭在病房,每天都超过两万步。当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时,我为我的职业感到骄傲。

       这7年,我也深刻体会到“学习”“奋斗”“奉献”三个词的含义。

       青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要勤学苦练,将根基扎牢,把专业做到极致,即使不能成为专家,也可以是青年骨干、青年标兵。学习是青春远航的动力。

       年轻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和资本,趁年轻,敢打拼,埋下梦想的种子,用辛勤的汗水去浇灌,自身努力是最好的铺路石。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在护理工作中,要有对职业的无限热爱,对病人的人性关怀,从细微处着手,用优质护理兑现服务承诺。奉献是青春该有的姿态。

       青春正当时,奋斗无止境。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无论坎坷曲折,风雨兼程也好,披星戴月也好,青年,勇敢地活出青春的样子。 (张贵强整理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