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6版(2021年05月2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时光树落下的剪影照
——记成长中的温江区永盛镇卫生院
陈勇志

改革开放初期,永盛镇卫生院建立,医院业务楼和职工宿舍簇拥在一起,家和医院的故事,院庭内的香樟树听了好多好多。闲暇之时,人们乘凉树下,重复讲述着老旧的门诊楼里、狭小的住院病房中、喧嚣拥挤的后街治疗室里发生的点滴故事,讲述着永盛卫生院在时光长河中蓬勃成长的事。

 

万事开头难

 


家庭医生源于1980年初,直至2000年,国内才逐渐开始学习家庭医生相关经验和政策,进展缓慢。沿海地区的家庭医生工作开始较早,其中上海市家庭医生发展最为迅速,但服务人群也仅仅是中高收入家庭。2015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在北京开始试点,接着全国开始效仿,而内陆经济欠佳,表里不一。


2010年初永盛卫生院家庭医生团队成立,成员中的人皆是多重身份,白天临床工作、夜间下乡拜访、休假加班整理资料。人员负担重、工作紧凑、收入没保障,成效也不佳。即使发展到2017年,永盛家庭医生服务人口也仅有1万人左右。大多临床医生眼中,家庭医生工作浪费人力物力没收获,也有中层干部认为家庭医生不适合在地区经济受限的基础下施行。永盛卫生院建立时间短、家底薄,部分工作开展困难大、甚至无法开展。开展家庭医生影响临床业务工作,人员被下乡、入户等烦琐事务剥离,相应的绩效考核也没有跟上,工作越来越重,收入还越来越低。


对医务人员进行思想指导,消除对家庭医生工作的抵触是做好的家庭医生工作的基础。改变现有的家庭医生工作模式也就成了永盛卫生院2017年的重中之重。

 


蓬勃发展时

 


    流光容易把人抛,不改变就只会剩下叹息。永盛卫生院谋求改变,2017年6月新院竣工,7月1日从盛丰街搬入兴达路833号新院址。在院领导的带领下,家庭医生团队重组和制度重建,由上级专科医生、医院全科医生、公卫人员、护士、乡村医生等组成的提高型家庭医生团队成立,人员结构完整,责任分工明确,绩效考核务实,家庭医生的服务水平提高了,老百姓的履约意识增强了,大家都满意了。


居民健康知识不足,往往病重了,还想着拖。2017年,43岁的袁师傅正值壮年,有高血压家族史,长期酗酒。陪护的母亲也有高血压,但控制相对良好。袁师傅性格倔强,说辞是降压药会“误”终身,经医生指导后仍间断服药或者不服,最终发病。他的母亲推着他到卫生院就诊行康复锻炼,那时候的他右侧肢体上下肢肌力均不足二级。老院区设施设备不全,加上患者沉默寡言、郁郁不欢,间断性治疗了3月左右也未见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当时患者的肌力仅仅恢复到三级,指关节灵活性更差。搬入新院区后,袁师傅的母亲再次来到医院,却是由一位中年女性推着而来。袁师傅的母亲姓廖,68岁,推她来医院的是远嫁他乡的女儿袁女士。廖婆婆近日操劳过度、血压未控制好,突发了小面积的脑梗,幸好在户外发病,被邻居发现及时,得到救治。廖婆婆左侧肢体控制力稍差,肌力较正常偏弱。廖婆婆性格乐观,得病后在康复科治疗时说,她的田地等着她去经营,她的儿子也在家等着她。主任蒋飞那时候带上科室人员,将他们母子安排在空隙时间多的时候一起辅助治疗,并加强袁师傅的精神毅力重建。


一年后,在科室医护人员对袁师傅持之以恒的康复训练下,他右侧肢体基本恢复到正常肌力。而其母亲廖婆婆恢复到和常人无异。众人的一年努力让廖师傅开始了针对患侧关节灵活性的锻炼。时光更迭中不仅是医护人员在上进,乡亲们对健康的重视度也不断上升。下乡时定要不耐其烦地与左邻右舍聊高血压、糖尿病的并发症,中风、偏瘫等成了大家的警示牌,家庭医生工作不再是以往的“独角戏”。


搬入新医院后,同事们说:“不仅仅是环境焕然一新,百姓的满意度也直线提升。我们的治疗方式也不再单一,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诊治下,病人能得到更好的缓解。”


医院为老年人、慢性病人等体检提供了充分的条件设施,大家都在适应着“不再缺胳膊少腿”式的家庭医生服务。一项项要点在这往后的工作中做得越来越细。新医院很多病人慕名而来讲述最多的话是 “以前从来不知道永盛镇卫生院这么好,得病了都是往温江中医院、人民医院跑,现在的基层医院一点不差,带给百姓的全是便利”。


2020年袁师傅仍然到卫生院针灸理疗,“现在基本恢复和以往相差无几了,感谢你们的治疗与帮助。”重返工作岗位一年多的袁师傅欣喜地说道。

 


关爱如家书

 


蒋飞治疗了许多中风偏瘫的患者,他常常感叹:“家庭医生早期干预慢性病,老年人健康体检筛查是非常有必要的,若是等到高血压中风昏迷、糖尿病足溃烂截肢等病重的时候才进行救治,我们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记得老师讲过,“扁鹊曾说他的医术不佳,他大哥可治未病为最佳,他的二哥可治病轻未重之时,而他自己却只能治病重之时则是为时过晚。”永盛镇卫生院的医护们多年的叮嘱在永盛镇的人民群众中形成了良好的医患关系,因慢病而导致的重病数据增长率也在下降。那些慢病患者及家属都知道,永盛卫生院如一封无形的家书关爱着他们的身体健康。2021年,永盛卫生院的服务人口已经从原来的1万人增加到近2万人,这样的数据改变,想来就是患者对卫生院的认可。


2019永盛卫生院在半年的家庭医生考核中获得了区排名第一的好成绩。前三名的分数差距永远都在小数点后三位。勇争第一,大家肩上的担子虽在增加,但心里却也更踏实,医院的待遇福利都在提升,有了保障地向前冲,留给队友的只能是后背。“而我们虽然有点进步,但长久来看是不够的。”蒋飞常常要求科室医护人员,要不断地完善自身的医学水平,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技巧,他说:“心理的治疗占十之七,技术水平占十之三。”家庭医生服务及医护人员技能需要越来越精细专业。


医学历史源远流长,社会发展瞬息万变,在永盛卫生院的发展之路上,让我们以“敬佑生命、守护健康”为目的继续前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