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2版(2021年05月2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小儿麻醉的注意要点
达州市通川区中医院 王寨兴

    小儿解剖和生理功能与成人同,6岁以后的儿童,喉头的形状接近成人呈圆柱状,最狭窄部位在声门;肺泡壁及数量,8岁时接近成人;16岁时,动脉血压达到成人水平。药理学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出生时,体液总量相对高,脂肪和肌肉含量相对低,水溶性药物分布容积较大,需较大剂量方能达到所需的血药浓度(如司可林)。因此进行小儿外科手术时,应特别仔细地准备各种麻醉机械、设备、抢救药物,术中维持最佳的生理状况,尽量减少手术麻醉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保证小儿手术安全。

 

 


    一、术前准备

 


   (一)术前访视 在手术麻醉展开前,需要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访视,同时向患儿及其家属介绍手术和麻醉情况,使家属及患儿放松心态,使患儿在良好状态下进行手术,避免因过激反应造成危险发生。同时,麻醉医师需要使患儿做出积极的自我调整,通过语言、情感的沟通交流,降低患儿恐惧感,积极配合麻醉手术。


   (二)禁食禁饮 手术前特定时间内请勿进食,这是非常重要的,其目的是减少胃中的食物量,以避免在麻醉中呕吐,甚至将食物吸入肺内。但由于小儿新陈代谢快,长时间禁食水极易导致患儿出现脱水的情况,因此,对于禁食、禁饮需掌握好一个“度”,并个体化,禁水时间可适当放宽,必要时使用超声扫查胃部,明确胃内容物的排空情况。


   (三)评估病情 对患儿各项资料的查阅(病史及各种影像学检查、功能的检查报告)、访谈,患儿是否患有出血性疾病、哮喘、脊柱疾病、癫痫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以及近期是否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及体征,其家族是否存有家族性、遗传性疾病或缺陷等,如假性胆碱酯酶不足等情况,以及麻醉史和各种药物使情况。根据手术的目的、时间、部位、创伤大小、出血量以及是否需要特殊麻醉处理等,患儿及家属对麻醉的要求,最后作出麻醉方案及麻醉备用方案。


   (四)准备通气装置 不论小儿术中是否保持自主呼吸,均要准备各种通气装置。由于患儿年龄较小,解剖结构、生理与成人具有差异性,气管插管较为困难,极易导致患儿呼吸道梗阻,甚至会出现喉痉挛的情况。因此,在对患儿进行气管插管时,需准备“标准导管型号”、及其上一个和下一个型号的气管导管。

 


    二、术中管理

 


    婴儿的心率较快,心脏对心率增快的耐受较好,心率达200次/分也不会导致心排血量下降。因此术中心率减慢,要极时处理。多数小儿能耐受占血容量20%以下的失血量。血细胞比容25%是避免输血的最低水平。麻醉务必选择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可用全身麻醉就使用全身麻醉,最好是神经阻滞的基础上复合静脉麻醉或吸入麻醉,也可静脉和吸入麻醉复合。


   (一)麻醉诱导 由于小儿的生理和心理发育尚不成熟,与成人相比对麻醉诱导过程更为敏感。粗暴的麻醉诱导可能造成小儿术后行为异常、睡眠障碍甚至终身的面罩恐惧症。因此,“让手术室无哭声”就显得特别重要。入室前,无静脉针时,口服咪达唑仑,滴鼻右美托咪啶,吸入七氟烷,然后开放静脉。随后静脉咪达唑仑、氯胺酮等。此时,就可以实施各种麻醉穿刺、麻醉诱导。


   (二)麻醉维持 麻醉维持作为麻醉过程中极为重要的项目,通常情况下多数麻醉维持的方式均在静脉麻醉的基础上进行,通过结合吸入麻醉进行麻醉深度的维持。并根据手术的穿刺强度大小,随时调整麻醉深度,满足手术要求。

 


    三、术后护理

 


    缺氧是小儿麻醉后苏醒期最常见的并发症。垫高患儿肩部并使头偏向一侧,有利于解除梗阻并使分泌物流出口外,同时常规监测血氧饱和度。


    总之,小儿麻醉要注意舒适化、个体化,监测准确,用药精准。小儿病情变化极快,特别是麻醉诱导期及麻醉苏醒期,如有生理功能发生变化,应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