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3版(2021年05月2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岁月积淀 铸就大医精魂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建院80周年发展纪实⑤
本报记者 侯文瑾

(上接01版)

先辈之志
一位博极医源的医者

 

我这一辈子,最无悔的,就是成为一名医生。医生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生的追求和责任。
——杜传礼

    1972年,国务院下发通知进行“三病防治”,其中包括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同年,由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原院长杜传礼牵头,抽调院内多科室力量组成了“冠心病研究小组”,在国内率先开始了对冠心病的专题研究。面对缺少设备的窘境导致的研究困难重重,“买不到,我们就自己造!”带着这样的决心,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冠心病研究小组”成员,开始了对超声心动图设备的研发工作。没有现成资料,就大量查阅国外文献;没有图纸参考,就“医+工”相互讨论;没有数据支持,就反复实验……“成都造”M型超声心动图设备在一年的努力后正式出炉,为成都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诊断带来了更为精准的参考,更是填补了西南地区该项技术的空白。


    进,无止境。在对于“专科”概念尚为模糊的年代,杜传礼便有了超前的眼光,认为亚专业的精细化发展,将成为高质量诊疗的重要保障。一切也诚如杜传礼想象的那样在发展。1978年,经原成都市卫生局批准,改心血管疾病研究小组为隶属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编制和供给的成都市心血管疾病研究室,包含心血管内科、外科、超声诊断、科研实验室等技术力量。随后,医院引进了张廷杰等多位重量级的科研人才,开启了医学与科研并进的道路。这一划时代的变化,让而后的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在心血管疾病诊治上,朝着“高、精、尖”的方向开启了“井喷式”的发展。


    他认为,科室取得的成绩归功于医院有着一群“热爱医学、勇于科研、具备前瞻性眼光的医生”。为了给这样一批有理想、有抱负、有干劲的医者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1980年,杜传礼创办了一本心血管专业杂志——《心血管病学进展》,它成了而后几代心血管专业医生成长、成才的指引。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现任党委书记、心内科专家徐俊波就是其中一位。


   “在杜院长时代,三医院心内科蜚声全国,心内科医生以能到三医院心内科工作为荣。”徐俊波表示,由杜院长主编的《心血管病学进展》,是他每期必读的专业刊物。杜传礼为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学术造诣深厚、治学严谨、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成就彪炳,是大家的榜样和骄傲。

 

中流砥柱
一位感动中国的“小医生”

 

自诩小医生,却站上医学的巅峰,四处奔走募集善良,打开那些被折叠的人生,你用两根支架,矫正患者的脊柱,一根是妙手,一根是仁心。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对梁益建的颁奖词

    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里有一群特殊的患者,他们身上、头上架有牵引支架,因支架造型像是竖起的天线,因此人们都亲切地叫他们“天线宝宝”,“天线宝宝”所患的病是重度脊柱畸形,大家可能更熟悉它的俗称“驼背”。简单的两个字,并不能具体描述其中的痛苦,而正在帮助他们挺起胸膛、走出痛苦的人,便是骨科主任梁益建。


    多年来,梁益建在实践中钻研,发明了通过脊柱牵引让畸形变小的外固定支架头盆环,打破了极重度脊柱畸形无法手术矫正的禁区。从2008年至今,他参与治疗了近万名患者,让那些130度、150度、180度等超高难度的脊柱畸形患者挺直了腰杆,突破了国际上公认的极重度脊柱畸形矫正手术的三大禁区。梁益建,也成了国内乃至国际范围内,首屈一指的极重度脊柱畸形矫正专家。


    不少找梁益建的患者都曾得到“手术成功概率几乎为零”的答案,然而,幸运的患者在生命垂危之前,遇到梁益建,便遇到了“奇迹”。不少重度脊柱畸形患者的手术会被分解成多场手术,历时长达几个月,为了和死神赛跑,梁益建丝毫不敢松懈,常常是穿着手术服就在医院将就睡一晚。


    除了拥有高超的技术,梁益建更是用仁心书写大爱,为一身白衣加冕。2014年,追随着梁益建的脚步来到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的主治医师胡正军,受其“感化”颇深。“我们所接收到的患者多数是从山区而来,他们的求医道路也一个比一个坎坷,这些年来我也亲历了治疗他们的过程,也看到梁主任自掏腰包去帮助他们,心有触动。”在胡正军看来,梁益建是他心中当仁不让的偶像。

 

后浪奔涌
一位年少有为的实干家

 

做一个能解决问题,且有担当的医生。
——刘雁军

    从事科研是刘雁军自儿时起的梦想,高考时,虽然与第一志愿的航天技术与材料研究失之交臂,但也为日后胃肠微创外科领域多了一位好医生埋下了缘分的种子。


    2013年,在一场有全省300余名普外专家参加、全程被专家评委“盲评”的学术比赛上,刘雁军进行着一场腹腔镜下的直肠癌根治手术,凭借着过人的手术规范、根治度和技术技巧,一举拿下西南地区比赛冠军和最佳人气奖,一战成名,彼时的他年仅37岁。接连几年,他捧回不少手术上的重要奖项,而后,业内不少专家都慕名前来学习交流,观摩手术。信心倍增的他决心让胃肠微创成为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外科一块“硬招牌”。


    刘雁军是个学习能力很强的人,2009年博士毕业后进入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2010年前后,外科手术方式正在进行浩荡的改革,腹腔镜作为一种微创手段受到推崇,但掌握娴熟技术的医生可谓凤毛麟角。“面对新技术,大家的起跑线是一样的。”刘雁军喜欢有挑战性的事物,他要挑战那些大多数人不敢轻易去碰的高难度技术,在做胃肠道肿瘤高难手术的同时,他不断发现并解决患者中那些“没有人能解决”的实际问题,肥胖群体引起了他的注意和重视。


    早在2011年,刘雁军就做了第一台减重手术。不受控制的血压和血糖,让患者的生命岌岌可危。刘雁军认为可以通过胃转流手术改变患者的进食、控制营养摄入,以达到减重目的。手术成功了,患者半年时间体重从约95公斤降到65公斤,此后陆续有患者从全省各地找上门来。而后,他又在西南地区首创了给予整合医学模式下的肥胖与代谢性疾病中心,特别是在为“中国首胖”黄佳鑫成功完成治疗后,全国各地追随而来的患者持续猛增。发展至今,月均外科减重手术量突破150台。这一数据不仅在四川是第一,放眼西部地区也是第一。


    2020年1月,市级公立医院首创的胃肠微创中心正式成立,刘雁军担任中心主任。在亚专业下,还有一支利用整合医学模式集结起来的核心团队,对胃肠复杂、危重患者进行科学治疗与管理。不论身处何位,刘雁军始终以“为更多患者解决专业问题”为目标,带领团队不断挑战和突破。“科室里我不要做独一无二的人,更希望每个人都成为刘雁军。”他想要带出的团队,是一个能不断创新知识、拿得出疗效的团队,他和他的团队还将要带领普外学科向更好的成绩冲刺。


    回眸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的发展历史,从来不乏大家。从首任院长戚寿南教授,到第二任院长陈志潜教授,再到第三任院长黄克维教授等,那群在医院里工作过的人,在医院各个阶段的发展历程中,在属于他们的领域里,发光发热,作出杰出的贡献,他们始终会作为明灯,照耀一代又一代“三医院人”,在医学发展和医学事业上继续奋进——沿着医学领域发展的轨迹继续努力前行,让共同的事业在传承中继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