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7版(2021年04月2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把养老院“搬”进社区
成都市青羊区文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结合服务让老人颐养天年
范月秋 本报记者 侯文瑾

 “幺女快看哦,小霞给我涂的红指甲,让我美哦……”叶婆婆笑呵呵地对着手机摄像头,在小女儿面前“臭美”。成都市青羊区文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养部的工作人员刘小霞用手机拍下这一幕。82岁的叶婆婆患有阿尔兹海默症,是文家社区颐养中心的“常住居民”。

文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始建于1951年,于2005年由原文家乡卫生院整体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颐养中心,成立于2013年3月,是西南地区首家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直接举办并一体化管理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中心。在这里,医护人员、专职工作者为老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和全托服务,还有不少同住一个屋檐下的老伙伴,这让叶婆婆过得很快乐,女儿也很放心。

医  探索实施“1+5六位一体”
    把“医疗服务”放在首要位置

 

“我们辖区有14个社区,其中12个是涉农社区,103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10万多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到30%以上,80岁以上的老人都有1000多个。”文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罗林华介绍道,文家社区是典型的城乡接合部,年轻人大多都外出工作,老年人留守家中,缺乏疾病管理意识的老人,容易被后遗症“盯上”,比如脑出血,治愈后易出现偏瘫、失能,“文家社区颐养中心在养老服务上要承担更多的职责和使命”。69岁的陈大爷早就听说文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2021年春节前夕,他特意去咨询。“大爷正说着他的情况,突然一下子就倒在地上,随后开始呕吐,大小便失禁,呕吐物中还有明显可见的血。”罗林华说,中心医护人员立即将其送进急诊科进行抢救,很快,陈大爷的生命体征趋于平稳,随后“120”救护车将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查明病因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我们学医的都晓得,这要是在一般的养老院,没有及时补液和监护生命体征,极有可能造成呕吐物呛咳,堵塞呼吸道,危及生命。”


“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互相独立,养老院多是民营机构,只提供单一的照护服务,遇上慢性病的急性恶化期,在社区卫生院养老就能突出体现及时性和专业性的优势。”罗林华介绍,颐养中心以半失能、失能老人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其基本生活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实施“1+5六位一体”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1”是指养老服务,而“5”则是把“医疗服务”放在了首要位置。“医疗是整个养老服务发展的基石,康复、保健、养生、养心服务则是在提升老年人传统生活照顾、精神文化的基础上,开展的全面医护型养老模式。”


目前,颐养中心33张床位已经满员,有7个护工在进行日常照护,4名工作人员做管理,住院部的医生护士每周会对老人们进行2~3次健康巡诊。

 

养  动态养老服务链
    双机制促医养结合精准化

 

为更好地整合资源服务辖区老人,文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结出了两套机制。一是“双向转诊(介)制”:传统居家或机构养老的老人,一旦患病可及时转诊到中心诊疗;而中心住院的老年患者,在治疗到一定程度达到出院指征时,将转介到原养老的场所。


另一个是“双向转养制”:按照《养老护理等级评定标准》对住养老人的健康状况和自理能力进行动态的评估,适时确定老人的养老护理等级,根据不同时期老人的养老护理等级,对照《分级养老准入标准》综合确定老人的分级养老准入。“比如老人是居家养老,因家人或身体状况等原因养老需求发生变化而需要全天生活护理及医学观察时,可转入三级养老,也就是医养结合机构,待老人康复后,转回原来的养老机构或居家养老,从而形成老人的动态养老服务链。”罗林华解释道。


2020年7月,80岁的黄奶奶因脑梗、高血压、房颤及脑部肿瘤,从上级医院出院后,仍然有大小便失禁的症状,也无法离开留置管和导尿管的支持,并且,黄奶奶还患有精神分裂症,长年服药控制病情。多方面考虑后,为了让黄奶奶有更专业、安全的护理,家人把她送进颐养中心。一段时间的专业护理后,黄奶奶逐步撤除了各种管子,开始进食半流质食物,精神状态恢复良好。经过评估,黄奶奶的情况已经可以转向居家护理了,于是家人就来将其接回家。


“失智老人就制定疗养模式,失能老人用康复模式,重症介护老人采取全护理模式,精准化的特色服务模式才能让医养结合式养老在老龄化的社会中起到真正作用。” 罗林华介绍,在颐养中心,40%以上都是中度至重度失能的老人,还有一些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的老人,如慢阻肺、哮喘的独居老人。冬季时,老人们入住颐养中心,夏季转养回家,再由社区进行网格化管理。

 

服务  享别样“清福”
      老人们收获稳稳的安全感

 

伟爷爷入住颐养中心的时候,已经是直肠癌晚期了,为了更好地护理伟爷爷的造口,颐养中心找到上级单位的造口护理护师,专门进中心为全员做专业系统的造口护理培训,不仅给伟爷爷更好的护理,也让这一技术留在了文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刘小霞回忆,性格随和的伟爷爷是个话很少的人,癌症的病痛让他心情持续处于低谷期,但随着日常照护和丰富多彩的“养心”活动开展,伟爷爷开始“展露”自己的隐藏技能,写书法、拉二胡,样样精通,一有活动机会,伟爷爷就大显身手。病痛已不再是晚年生活的主旋律,在颐养中心,老人们还多了些美好的回忆。


因疫情常态化防控的需要,2020年初以来,颐养中心实行全封闭式管理。记者一行站在中心全透明的玻璃门前观看老人们的生活状态。透过门,一间十几平方米的房间里摆放着电视、茶几、麻将桌,这是老人们的客厅,红木色的窗框和传统的家居用品将房间打造得和居家住所并无差别。察觉到有人拜访,在客厅看电视的老人将轮椅转向,看向熟悉的刘小霞,嘴角微微上扬,笑了一下。“这是何爷爷,今年79岁了,已入住一年多时间,他很喜欢这里,很认可我们。”陪同在老人们身边的还有2名穿着制服的专业护工,老人们的神情里流露着稳稳的安全感。


下一步,文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开辟出2楼整个区域,加大对颐养中心的场地投入,再增加33张床位,将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带给更多辖区老人。“我们会加强搭建社区、居家、机构医养互动的远程信息化平台,通过线上问诊、咨询逐步形成‘医养结合在社区,社区养老有保障’的养老格局。”罗林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