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6版(2021年03月31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电锯“吻”手指 医生显“神功”
经过三次手术,攀钢总医院骨科医生成功保住患者食指
董素菊

    阳春三月,桃花、梨花争先开放,果农们开始修剪枝丫,忙碌起来。农忙时节,一不小心,电锯就“吻”上了手指。近期,攀钢总医院骨科接二连三收治了几例断指患者。


    德昌县的曾先生,在给自家果树剪枝时因为没握稳电锯,一不小心,右手环指被锯掉了,中指和小指同时受伤。120急救车将其送至攀钢总医院,检查确诊为环指完全离断伤,中指、小指屈肌腱断裂,一侧的神经及动脉断裂。


    攀枝花市仁和区务本乡的李先生也遭遇了同样的事情,导致左手环指离断伤。


    曾先生、李先生都被及时送往医院就诊,经过手术,切断的手指都保住,让十个“兄弟”,一个都没少。


    如果说曾先生和李先生是幸运的,来自会东县的卜先生的经历却一波三折。卜先生在劳作中,被电锯锯掉了右手食指,遂到攀钢总医院就诊。


    该院骨科医生官常和及其团队紧急进行急诊手术,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次日早上,官常和查房时发现卜先生手指末端苍白,血运差,他最担心的动脉堵塞发生了。


   “小血管吻合手术后24小时内最容易发生小血栓栓塞,现在这个情况需要立即进行手术探查。”短暂的医患沟通后,紧急联系手术室,以最快的速度将患者安排进了手术室。显微镜下探查,发现患者食指双侧动脉均被小血栓堵塞。经过取栓后再次吻合,苍白的手指恢复了红润,手术成功。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再次发生。在探查手术后次日,卜先生食指的毛细血管血运又没有了反应,要想保住这根手指必须再次进行手术。患者第三次被推进手术室。经过三次手术,卜先生食指保住了。


    攀钢总医院骨科是市级重点专科,在上世纪90年代开展断肢(指)再植技术,显微手外科及慢性创面修复技术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完备的人才梯队让断肢(指)再植技术精益求精,目前,成功完成断指再植手术的最小患者仅有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