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2版(2023年12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第二届核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召开
绵阳核医疗产业驶入“快车道”

       本报讯(唐显枚 记者 方继莲)12月8日,第二届核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在绵阳召开。300余名科研院所、高校、医院、企业代表聚焦“创新·高效·可持续”,围绕核医疗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全链条如何实现自立自强开展深入研讨,分享核医疗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共话核医疗产业发展的未来。

       核医疗产业前景无比广阔

     “核医疗是国家医学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国家医学卫生健康战略科技力量离不开核医疗的强力支撑。”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院士赵宪庚介绍,《“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把发展健康产业作为建设健康中国的重点任务之一。不断壮大核医疗应用规模,充分发挥其在诊断、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实现我国健康领域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要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良好生态,坚持需求牵引,问题导向,围绕问题链,建立平台链,布局人才链、资金链,通过解决问题,形成创新链,支撑产业链创新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冲击波物理与爆轰物理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邓建军十分看重核医学前沿基础研究创新,认为这是核医疗创新发展的源泉,也是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关键,必须高度重视,持续投入,才能可持续发展。

       核医疗造福健康指日可待

       以往,“核”给人们最大的印象是应用于国防科技,而如今,核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实践与应用则拓展为预防、诊断、控制、治疗和康复等健康工作全部领域,在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等重大恶性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

       从谈“核”色变,到“护佑”健康,大会传递出重要信息——依托中物院独特的核技术优势和绵阳丰富的医疗资源,绵阳加快推动核医疗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及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一些开创性进展:

       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取得开创性进展。聚焦核医学领域的涪江实验室启动建设,建成国家卫健委核技术医学转化重点实验室、国家原子能机构核技术研发中心、靶向放射性药物创制四川省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等一批国省级创新平台。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取得开创性进展。在全球率先突破X射线FLASH放疗技术,全球最先进的医用回旋加速器生产基地在绵阳建成,全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功率花瓣加速器研制成功,碘-131、镥-177等医用同位素及药物实现自主可控。

       产业集群培育方面取得开创性进展。聚焦核医疗中心、核医疗诊疗设备、核素核药,加快建设核医疗健康产业园,签约项目23个、总投资超240亿元,核技术应用产业集群入选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当前,绵阳已成为国内少有的具备“医用同位素制备、放射性药物研制、核诊疗设备研发生产、核医学诊疗服务”全产业链发展潜力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