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8-9版(2023年12月08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技术+关怀
守护小患者
路璐 本报记者 侯文瑾

     “来,我给你取针,今天真勇敢啊!”12月2日,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急诊科,副护士长崔娜表扬刚输完液的小患者。

       今年秋季以来,肺炎支原体感染引发的呼吸系统症状在全国各地呈现多发态势。然而,肺炎支原体感染潮未过,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引发的呼吸系统症状正叠加发生。作为成都市承担儿童医疗保健核心职能的三甲医院,以及为2300万人口的超大城市“兜底”的儿科诊疗机构,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正全力应对就诊高峰。

       医护人员严阵以待

       及时掌握患儿就诊趋势

     “我们在院内建立了传染病、突发疾病的监测网络,可以随时从诊断和门诊检验的结果中获取有效数据,然后在内部预警,并做好相应的配置调整。像这次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潮和合并流感病毒感染的情况,我们就能及时地举全院之力加派医护力量应对就诊高峰,并通过提前统筹部署、召开协调会,紧急制定多项措施等方式提高接诊效率,不断探索新的医疗服务模式,全力为患儿家庭服务。”         据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副院长张利兵介绍,肺炎支原体感染就诊高峰来临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发挥全市儿科质控中心职能,立即组织多学科专家,编写《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专家指导意见》,旨在规范各级医疗机构诊疗行为,提高救治效率,减少相关耐药,降低重症和后遗症的发生率。从目前整体情况来看,这类患儿的整体数量相对比较稳定,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但流感患儿又在逐渐增加。

     “目前急诊科全员在岗,这轮感染潮发生以来,我们同时在急诊和夜门诊轮班,全力满足市民的就医需求。”据急诊医疗组组长陈凌梅介绍,近日,前来急诊就诊的患儿在每天晚上会迎来小高峰,目前中心院区夜间专家门诊和普通门诊共计8个,夜门诊服务时间为17:00~21:30,到达急诊就诊的患儿都会在预检分诊护士的引导下及时就医。

       近两个月以来,医院实行全院联动,多方部署,全力应对这次就诊高峰。

       多部门协同保障

       持续优化接诊服务能力

       随着本轮多种感染并发,儿科门急诊量骤增、住院床位紧张,医护人员工作压力随之增加,全院多科室、多部门以增加医务人员班次、延长工作时间等方式,全力保障患儿尽可能得到及时的诊疗服务。

       医院感染性疾病专科门诊(发热门诊)、急诊科全天24小时开放。在患儿补液方面,急诊科安排了“精兵强将”进行患儿的静脉穿刺操作,大大提升了效率。同时将急诊手术室和产房改为临时输液室,急诊手术则积极协调至手术室和产科手术室,还在原有的班次基础上增加岗位、调整班次时间。

       中心院区在以往就诊高峰儿科门诊排班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每天出诊的儿内科医生数量。太升院区每天增设2~3个儿内科诊室,并新开夜门诊1个。急诊输液相关的工作人员每个班次增加1~2人,工作时间延长2~3小时。

       相关的检查结果被作为病毒感染确诊的“金标准”,本轮高峰以来,检测的开单量明显增加,检验科由原来每日在院区之间两次护送标本增加到每日3~4次护送标本,以保证报告的时效性,减少患儿及家长的等待时间。针对检测试剂紧张,医院多部门积极与供应商联系,实现对儿童诊疗用试剂的优先保障。针对近期夜间、周末患儿拍摄肺部影像的需求激增,放射科也增加了相应时段的排班人手,保证报告出具的时效性。

       在诊疗高峰期,医务部、护理部加大了支持和质控力度,确保诊疗安全规范。后勤保障部门近期也加强了全院安保、巡检,随时处理紧急情况。就诊高峰期间,相关药品的消耗量也显著增加。药学部针对各类抗呼吸系统感染的相关药物进行了提前储备,并持续对药物消耗及库存开展动态监测;开展相关培训,为院内合理用药提供支持;增加服务窗口和人员,以减少患者排队取药的时间。

       信息化手段支撑

       避免院内交叉感染

      “最近几种感染在症状上十分相似,需要进一步通过检验来明确导致呼吸系统症状的原因,像支原体肺炎的潜伏期又比较长,交叉感染也是防不胜防,所以我们还是要尽可能地控制扩散面。”据陈凌梅介绍,考虑到大多数呼吸道疾病患儿都有检测相关病原、明确病因后再对症治疗的需求,近期,医院预约平台“成都掌上妇幼”上新增了多种呼吸道相关病原核酸检测的线上自助开单服务,满足了患者“先化验再诊疗”的需求。

       现在,出现呼吸道疾病相关症状的患儿家长,在来院路上就可以提前在手机上完成挂号,并自助完成血常规、肺炎支原体、流感等病原体的化验申请,到院后就可以在签到候诊的过程中,同时完成检查化验,就诊时可以直接将化验结果提供给医生,供诊断参考。和之前需要先到院候诊-医生开单-做检查-等结果出来再复诊的流程相比,大大节约了患儿家庭在医院内的就诊时间,减少了院内交叉感染机会。

       对于住院患儿来说,为缓解儿科就诊高峰期入院难的问题,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全面梳理医疗服务流程,运用信息化手段优化医疗服务,实施入院预约统一管理,各科室床位根据患儿实际情况实时分配,并提供危重患儿入院绿色通道。医院针对儿内科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实行入院统一网上预约、统一管理,家长无须在入院中心线下排队,凭医生开具的7日内入院证,登录医院预约平台“成都掌上妇幼”,访问“首页—住院服务—入院登记”进行线上预约,确认后等待医院电话通知入院,危重病人及婴儿优先安排入院。

       技术、关怀双加持

       助患儿早康复

       近期,因病情较重住院的患儿,大多存在痰液黏稠的情况,怀疑有黏液栓堵塞和肺炎支原体肺炎重症的患儿则需尽早进行支气管镜介入治疗,以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连日来,儿童呼吸科的呼吸介入小组从以前的日均5台左右的支气管镜介入手术增加至日均16台左右。与此同时,患儿因年龄的原因,存在咳嗽无力或不能有效咳嗽咳痰的问题,科室还在省内率先积极开展儿童呼吸康复,采用体位引流、叩拍、呼吸训练等治疗手段,帮助呼吸道黏液分泌黏稠的患儿有效地咳嗽排痰,采用非药物的干预手段结合药物治疗,加速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康复。

       除了在技术上为小患儿康复助力,心理关怀也不缺位。“今天的针打完咯,明天还要勇敢地过来哦!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贴贴……”崔娜一边为小女孩拔针一边柔声地说道,话音落下,她便三步并作两步地走到护士站拉开储物抽屉,一叠贴纸和数十根棒棒糖便躺在其中,在急诊,哄小孩的话术和“糖衣炮弹”是必备技能更是关怀举措,“当我们遇到情绪不佳的小患者,就用这些小东西哄哄他们,或是和家长打配合,讲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帮助他们克服对吃药打针的恐惧。”

       为了给公众提供及时、权威的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相关知识,消除家长对疾病的焦虑、恐惧情绪,提高轻症及康复期患儿居家护理能力,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自9月以来多次发布科普文章、视频,内容涉及疾病预防、就诊、用药指导、中医药助力预后康复等内容。通过医院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直播、公众媒体等多渠道做了相关科普知识的全网、全媒体覆盖,赢得众多网友称赞,“科普太及时了”“接地气,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