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1版(2023年12月05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宜宾市坚持以基层卫生为重点
打好三套组合拳 全力推进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

       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是宜宾市医改试点的一项重要探索,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保障,近年来,宜宾市坚持以基层卫生为重点,聚焦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推动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走深走实,着力打好“建机制、强保障、提能力”三套组合拳,全力推进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让基层群众就近获得更加优质高效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强保障 确保工作落地落实

       成立各县(区)工作领导小组,将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工作作为市级民生实事,并纳入市政府对各县(区)目标考核,确保建设工作落地落实。同时组建40余人的市级基层卫生专家团队,对次中心建设机构开展“点对点”现场指导,加强建设机构对标准的深入理解。制定机构次中心建设任务清单,县(区)每月上报工作推进情况,保证月月工作有进展,每季度召开一次“市级、县(区)、机构”三方工作推进会,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安排下步工作。不定期召开专题培训,专家现场评估督导,指导县(区)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更高效更迅速推进建设工作,对工作推进不力、进度滞后的县(区)在全市范围内进行通报。

       建机制 纳入发展整体规划

       制定《宜宾市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导则》,印发《宜宾市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规划实施方案》,“十四五”期间在全市规划建设28个次中心,保证每个农村片区建有一个次中心,并将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纳入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总体规划,写入《宜宾市“十四五”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次中心建设工作的要求和路径。整合医疗和公卫信息资源,打造居民健康的基层信息中转站,实现县域内健康信息的无缝衔接,推动建成高质量发展的“智慧型”次中心,建成后拟在全市推广。

       提能力 创新模式激励人才

       对竣工投入使用的次中心项目实施分类奖补,“幸福宜宾”工程共兑现奖补资金4142.26万元,进一步加强了次中心的阵地建设,基层群众就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实施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临床特色科室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创建二级综合医院,派出管理团队和技术骨干,指导医疗次中心特色专科建设。通过实施“创新编制岗位、创新医务人才招聘、创新卫生人才流动”模式,把“单位人”变为“系统人”,给新聘人员以“希望”,从身份上给予激励,目前已有2个县开展“正式编制+员额制”试点,4个县实行基层医务人员“县管乡用”。

       通过创建,宜宾市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平均业务用房面积达到1.4万平方米,新添置10万元以上设备125台件,新增医务人员395人,基层诊疗量占比为55.86 ,比2021年提高了1.0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2.89个百分点,基层门急诊人次和住院人次分别比上年增长8 和5 。 (徐惠 魏强 王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