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头版(2020年09月16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全国2019年度“推进医改,服务百姓健康”十大新举措揭晓
四川医疗服务监管模式脱颖而出
记者 陈丽娜

本报讯 9月12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的2020年度全国深化医改经验推广会暨中国卫生发展高峰会议在杭州召开,会上,2019年度“推进医改,服务百姓健康”十大新举措、十大新闻人物纷纷亮相。四川省卫生健康委《推进全程精准监管》入选2019年度“推进医改,服务百姓健康”十大新举措。会上,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何延政作了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精准推进医疗监管——四川医疗“三监管”探索与实践》为主题的经验交流发言。

 

 


搭建监管平台 建立有效机制

 


何延政指出,2016年10月,四川创新开展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疗行为信息化监管(简称医疗“三监管”),并经过3年多的实践,基本实现对全省公立医疗机构和民营医院精准监管,探索出医疗服务综合监管的“四川模式”。2017年1月,四川开发建立了医疗“三监管”平台,首批接入32家省级医疗机构,依托全民健康信息平台,采集分析医疗机构诊疗服务和运营管理数据,进行信息化综合监管探索。2018年12月启动市级监管平台下沉部署,目前已有20个市(州)完成平台建设。省、市两级监管平台先后接入具有信息基础(HIS系统)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7130家,基本实现省、市、县、乡全覆盖。


围绕医疗机构诊疗服务行为和运营管理情况,四川设置了执业资质、医疗安全、服务质量、资源效率、费用管控、中医服务6类36项监管指标。采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疾病风险调整、大数据挖掘”和“标值监控、离群分析、趋势监测”等方法,对监管指标相关数据进行监测分析和结果应用。根据指标性质和监管要求,将指标分为三个等级:依法执业、药品使用、耗材使用、检验检查等一级指标为核心指标,这类出现异常,将进行个案核查;低风险死亡率、平均住院日等二级指标为重点指标,这类指标出现异常,督促医疗机构整改落实;医护比、床护比等三级指标为一般指标,提供决策参考。


此外,四川还先后制定18项相关工作制度,将医疗“三监管”作为省市县卫健部门和各级医疗机构“一把手”工程,组建了省市县三级专家队伍。制定了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机构自查、核查认定、申述复核、责任追究“六项机制”,按照“日采集、月查处”方式开展问题线索核查处理;开发了“闭环”工作平台,实现问题线索查处全流程、智能化、无纸化、移动化“闭环”运行管理。

 


问题线索下降 重点指标“向好”

 


医疗“三监管”制度实施以来,四川省级监管累计采集分析数据64.66亿余条,筛查问题线索46.31万条,医疗机构自查整改不规范医疗行为4.28万余条,行政处理医疗机构83户次、医务人员427人次,责成医疗机构院内追责医务人员1397人次。


与医疗“三监管”制度实施之初相比,问题线索和查实问题分别下降99.58%和91.56%。重点监管指标“持续向好”,目前药占比、抗菌药物使用率和百元收入耗材费分别较开展医疗“三监管”前下降4.69、6.29个百分点和2.32元。“大处方”“滥检查”“泛耗材”等行为明显减少,“两促进、两提高”监管成效初步显现。


下一步,四川省将加快完善医疗“三监管”规则和运行机制,围绕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耗材使用,进一步提升监管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