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28版(2020年09月0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儿童脑电图知多少
阆中市人民医院 王曾

    小儿在生长期间,不同年龄段脑电图有所差异,与成人脑电图有较大不同,其中异常与正常的标准有一定差别,同时不同年龄组正常与异常标准不同。在临床中通过脑电图了解儿童脑波的发展与变化情况,这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有较为重要作用。可以通过儿童脑电图确定如脑血管疾病、癫痫以及脑瘤等,根据查看结果进行下一步观察与治疗。

 

 


儿童脑电波发展特点

 


    随着儿童年龄不断增长,脑电波出现规律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频率由慢逐渐变快;脑电图由不规则逐渐转变为规则;由不对称逐渐转变为对称;由低幅逐渐向高幅转变,再由高幅转至与正常人水平相同;从不稳定转变到稳定;对光的反应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正常。

 


正常儿童觉醒脑电图

 


    新生儿觉醒脑电图。慢波上重叠4~6Hz以及14~22Hz,低波幅θ与β互动,节律性不明显,不同部位之间区别不显著。对于足月新生儿而言,活化睡眠时间约占总睡眠的50%,安静睡眠时间占总睡眠的40%。活化睡眠脑电图出现一定的连续性,在安静睡眠环境中脑电波图呈非连续性,由于疾病影响,两种睡眠脑电波图的连续时间会出现缩短或延长。


    幼儿时期觉醒脑电图。对13个月的幼儿而言,波形会出现一定不规则性,中央区有4~6Hz节律,幼儿成长到3个月后,后枕部可见4H优势活动,节律性不明显。6个月到1岁之间,主要是以3.5~6Hz的θ为主,能看见头部α活动,但呈现出一定不规则性。6个月后枕部节律逐渐明显,1岁时高幅节律较为稳定,主要在5~8Hz。2~3岁后,顶枕部5~7Hz的θ节律稳定。3岁后后枕部节律周波数增加,但在此期间,有一些4~7Hz节律出现,该阶段反应为睁眼时后头部脑波受抑制。


    学龄前儿童觉醒脑电图。θ波周期逐渐缩短,α节律枕部优势形成,在此阶段儿童会快速发育,逐渐从θ活动向α节律移动。


    学龄期儿童觉醒脑电图。对于7~8岁儿童而言,枕部节律为8~9Hz,波幅提高到100v以上,但是该波幅处于不稳定状态,枕部波非节律性逐渐呈现。9岁以后枕部中θ节律消失,同时α节律主要是以19~10Hz为主。10岁以后α节律在10~12Hz之间,13岁以后与成年脑电波接近,双侧诊区α波波幅较为稳定,一般在100μv,平均波幅在50~80μ左右。

 


正常儿童睡眠脑电图

 


    入睡前:对2岁儿童而言,能够呈现出间隙高波,此间隙高波以群体状态呈现,称之为超同步化慢波,主要是以暴发或者阵发出现,这在脑电图中也叫做涟波期。


    浅睡期:在浅睡期阶段,对于4~5个月以后的儿童,中央与顶区能够看到100 μv,高波幅尖波样波是一种早期峰波,也叫做中央区顶尖波。儿童到了2~4岁阶段较为明显。12~14岁以后,与成人波峰较为接近,其特点是左右同步出现,同时左右波较为对称。


    轻睡期:在轻睡期儿童主要特点是会出现纺锤波,儿童年龄在增长的过程中纺锤波会逐渐变慢,新生儿双顶区较为明显,2个月后双中央区域明显,左右同步,但对称性相对较差。


    纺锤波在儿童2~4岁时会出现增高,其表现为高幅尖化。


    中睡期:中睡期主要特点是纺垂波频率减缓,波幅不同程度降低,其背景主要是以1~3Hz为主,在此期间快波消失。


    深睡期:在深睡期纺锤波消失,背景节律为左右不同步的0.5~3Hz高幅不规则的大脉搏。儿童在刚入睡时手指、脚趾抖动,是因为在睡眠初期脑细胞处于半兴奋状态,属于正常现象。


    觉醒反应:新生儿2个月前觉醒反应不明显,3个月后产生大慢波觉醒反应,1~2岁期间觉醒反应为高幅慢波之后有连续3~4Hz的正弦样波波群,随着儿童年龄的逐渐增长,慢波后的连续波率有不同程度的加快,到了10岁以后会出现成人K综合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