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10版(2020年09月09日) 上一版 下一版
《家风的力量——传家风 育未来 报家国》
家风——代代传承的精神
罗莹(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说起家风,大家可能会想到孟母三迁,想到孔融让梨,或者卧冰求鲤等广为流传的家风小故事。那么家风是什么?我想,家风是一种传承的力量,过程润物细无声,却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家风也是一种精神的继承,是一个家庭美德的体现,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改变着我们每一个人。我家的家风是什么?我想应该是乐于助人、爱国奉献和好学之风。


说到我家的家风,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我的外公。我的外公不仅是我最敬重的长辈,他更是我人生路上最好的启蒙老师。


外公生于1935年,动荡和磨难是他们那个年代的代名词,小时候,外公常常给我讲当年的故事。外公出生在北京顺义的一个村庄里,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年仅13岁的他就出门找活干。有一天,他走了一天的路到隔壁村干活,路上几乎快饿晕倒了,有个好心的大姐给了他一块玉米馍馍,外公说,他始终无法忘记那块玉米馍馍的味道,更忘不了的是大姐雪中送炭的帮助之情。从那以后,外公也常常帮助别人,不管是亲人还是路边的陌生人,只要需要帮助,他都会非常热心地伸出援手,外公常常对我讲:“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我们要怀着感恩的心,将友善和爱心传递下去。”


后来外公参军了,在部队里不断锻炼成长,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当支援北大荒的号召发出时,外公立即响应国家号召第一时间奔赴黑龙江,他说道:“是国家和党让中国人民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我们应该为国家的发展、进步奉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外公和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外婆一同在黑龙江虎林参与建设“北大荒”,奋斗了整整20年,为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奉献出了自己的力量!


“活到老,学到老”,用这句话来形容外公一点儿也没错。因为从小家里条件比较差并没有好好系统地学习,到了部队后,外公努力学习,追求上进,不仅能写一手好看的硬笔字,还不断练习毛笔字。不管是退休前,还是退休后,外公始终没有放弃练习毛笔字,走进外公的书房,就会发现一大摞的临摹纸,甚至废报纸也可以是外公的练习本,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经过长年不间断的练习,他也收获了一手漂亮的毛笔字。


虽然外公离开我们已经4年了,但是他身上的乐于助人、爱国奉献、好学之风,像一股无形的力量感染着我们全家。 陈少平在《提载敬堂》中道:“邻德里仁,克绍箕裘世泽;笔耕砚拓,长传诗礼家风。”好的家风可以养成一个人优秀的道德品质,所以,小家大国,千万个小家的家风能影响整个国家的文明进步,我们要发扬和继承好家风,传承好家风,传递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