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3版(2020年08月12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拳头打伤眼睛致眼眶内壁骨折 3D打印技术助医生成功修复
本报记者 侯文瑾

“这是四川的眼科医生第一次在内窥镜下的眼眶骨折手术中,使用3D打印的眼眶模型!”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博士李蓓在经交流确认后得到这个结论。近日,在该院接受了内窥镜下眶内壁骨折整复术,并运用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的陈先生顺利出院。3D打印技术居然能用于眼科手术?它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

 

伤者眼眶内壁骨折
医生设计眼眶修复方案

 


7月中旬,距陈先生的右眼被拳头打伤已过去10天,辗转几家医院后,经外院医生推荐,来到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寻求眼科博士李蓓的帮助。“右眼球凹陷、外转受限、视物成双,经过颌面部CT检查后显示右眼眶内壁骨折。”经明确诊断后,为改善右眼球凹陷和运动受限的情况,李蓓决定立即为陈先生设计眼眶修复方案。“我们的眼眶相当于一个盒子,装着眼球及球周其它组织,如果盒子破裂甚至出现骨孔,球周组织及眼球就会漏出这个盒子,脱离原本的位置,对患者视功能和眶面部外观产生严重的影响,陈先生的情况就是这样,我们手术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用钛网或者可吸收内固定材料等作为填充物,将眼眶破损部位进行修补,达到解剖复位,从而恢复眼球原本的功能。”李蓓博士介绍道。众所周知,眼球是十分精密复杂的器官,眼球后重要的神经、血管密布,想要开展手术并不是十分容易的事,稍有不慎触碰,则会损伤这些神经和血管,对患者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是省内为数不多的能在内窥镜下完成眼眶骨折手术的眼科,为了将手术做得更加精准、微创和安全,李蓓想到了运用3D打印技术做辅助,实现这一突破。手术中,每一个材料的估计,每一寸骨头的考量,每一项手术技巧的实施,都在李蓓的精准计划下完美实行。

 


应用3D打印技术
手术创口更小 修复更精准

 


“这类手术是眼科的四级手术,我们期望术中使用的填充物尽可能以最少的植入及取出次数去完成对眼眶的修复,避免因其大小、位置、角度的不合适,而被反复取出修剪,从而造成眶内组织不必要的刺激及损伤。”


在眼科主任曾流芝和放射科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李蓓利用3D打印的模型进行全方位的术前手术方案设计,“我们根据眼眶CT扫描结果重建的VRT图像,应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患者1:1比例大小的眼眶模型。”李蓓说,如此一来,手术中使用的需要热塑型的可吸收内固定材料或者在术中需要修剪的钛网,可以在3D打印的眼眶模型上完成植入前的修剪、定位和塑型,从而减少需修剪的内固定材料反复进入眼眶的操作次数。


由此可见,将3D打印技术运用到眼科手术中有重要意义,首先,3D打印模型能直观展示出患者的眼部受损情况,精确地进行术前手术方案设计;其次,可以避免术中植入物反复进出眼眶,减少对组织的刺激,减少不必要的损伤,缩短手术时间。除此之外,李蓓认为,3D打印模型能作为案例样本,保留下来指导教学,让更多的年轻医生掌握该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