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真道极有语言天赋,成年后在华西协和大学任教,是一位坚持以汉语教学、卓有成就的教育家和医学专家。曾担任华西协和大学校长的莫尔思称赞他:“是一位我们从未见过的经过最高专门训练的专家,他已能领导生理学的科学研究,他出生在中国,外籍教师中没有哪一位能像他那样讲一口地道的中国话。”
启真道在四川度过了愉快的童年,于1907年随母亲和妹妹返回加拿大上学,先后在多伦多大学主攻生理学、生化学,先后获得生理学硕士、医学博士学位。1921年与同学Janet McClure结婚,Janet McClure也是一位医学博士,婚后改中文名:启静卿。
同年9月,启真道与妻子以及云从龙(Leslie.Earl.Willmott)、黄思礼(Lewis.C.Walmsley)等人横跨太平洋到四川。他们是第二代加拿大志愿者,在中国开始了自己的传奇人生。
启真道拥有与父母一样出众的演讲口才,在华西协和大学除了教授生理学、药理学之外,还教授英语等科目,先后担任教授、医学院院长、牙医学院院长。
他最突出的贡献在生理学方面的研究和教学,不但对华西医科大学生理学有较大的贡献,乃至在中国生理学界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他经常说:“没有伟大的献身精神不能学医,比如,病人最脏的排泄物,他的亲人都不愿意料理,医生却还要拿去津津有味地反复检查。”
启真道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1925年他为救助军阀混战中的伤员,不幸被流弹打中肩膀,历时4个月才逐渐恢复,留下永久性的残疾。
1932年,他深入到贵州西部山区进行地方病调查,发现该区很多居民患有氟斑牙,以及不少驼背、腰腿关节疼痛,关节僵直、骨骼变形的人,而其中又以女性居多。这就是早期在中国确认的“氟骨症”(fluorosis of bone)病例。
我国是在1960年以后,才在山东、山西、河北、内蒙、宁夏、陕西、天津、北京等地进行大量有关氟骨症的流行病学调查,并确认中国北方地区发病情况与饮水中氟的含量密切相关。
启真道除担任院长职务和教学、科研任务外,还对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展开调查研究工作,曾先后担任《社会学杂志》的编辑和主编。他对西部少数民族的基本生理指标的测定,为他的社会研究提供了丰富准确的第一手资料。
启真道的成就包含妻子的心血。启静卿的父亲曾担任齐鲁大学教授,弟弟在河南从事医学教育。婚后启静卿除了照顾家庭,辅佐丈夫外,还担任眼科医生,为医学院、牙学院的学生教授儿科学和医学英语。
1947年启静卿突发脑血栓病逝,华西协和大学以她的名字为图书馆命名,纪念这位杰出而有爱心的加拿大医生。(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