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页 版面概览
往期回顾
   
当前:6版(2023年10月27日) 上一版 下一版
新津区人民医院推动县域急救中心建设
练好急救“内功” 让急症患者足不出“津”
□本报记者 白华宇

       6月9日,一名63岁的外地病人突发急性心肌梗死,被转入新津区人民医院,该院立即启动绿色救治通道,将患者转移至介入导管室。因为得到了及时抢救,患者很快恢复了窦性心律,后转入重症医学科接受进一步治疗并顺利出院。

       这次惊心动魄的抢救,其实总耗时仅一个小时左右,能在如此短的时间把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从“鬼门关”前拉回来,这背后是长达5年的耕耘。新津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刘洲介绍,得益于新津区胸痛急救中心建设,新津区已基本实现了大部分心脑血管病患者足不出“津”,缩短了急症抢救的时间和空间,保障了居民的健康。

       抓住抢救“黄金时间”

       多项危重症急救无须出“津”

       刘洲谈到,2018年3月,原新津县成立了“新津县急救指挥中心”,经过多年发展,以新津区人民医院和新津区妇幼保健院为主体的卒中、胸痛、创伤、孕产妇和新生儿五大急救中心基本成型,旨在全力提高人群危急重症的诊疗能力建设。

       为了提升区域内危急重症诊疗能力,新津区政府相关部门大力支持急救中心建设,从政策及人、财、物等方面提供充分支持。新津区人民医院成立了院党委书记和院长“挂帅”的专门委员会,统筹推动创伤、胸痛和卒中急救中心建设。

       新津区人民医院还通过人才引进和培养,不断提升医疗救治水平。除了积极利用背靠的省医院等医疗机构医联体资源来加强人员培训外,还第一时间引进高水平医疗人才,实现对急救中心职能的“即插即用”。

       新津区人民医院领办的创伤、胸痛和卒中中心的主力医护人员平时在急诊科和相关各专科科室工作,一旦收到急救需求,能在统一协调下迅速运用急诊和多学科诊疗技术和力量深度参与,第一时间救治病人。

       2021年10月,新津区人民医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SA)正式投入使用。截至2023年9月,该院心血管内科、神经综合科团队共计进行介入诊疗2000余人次,进一步优化了医疗硬件环境,提高了医院的救治水平。胸痛中心成功开展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冠脉造影及心脏支架植入术、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等,且技术日臻完善,年手术量1000余台。卒中中心通过中国卒中学会、中国卒中中心联盟认证成为卒中中心单位。

       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优质急救资源就在身边

       县域急救中心的建设,不仅提高了区级医疗机构的急救水平,还随着县域医共体建设的深度推进和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新津区的病人在基层也能及时搭上急救中心快速诊疗通道的“快车”。

       2月13日,新津区兴义镇居民吴富强(化名)在麻将桌上突发心肌梗死晕倒,牌友立即拨打了自家家庭医生的电话。吴富强很快被送入兴义镇卫生院,该卫生院通过远程诊疗系统,让来自新津区人民医院的专家团队为其进行了远程会诊,在发现吴富强需要手术后,新津区人民医院立即预留床位,做好了手术前的各项准备。一个多月后,躺在兴义镇卫生院接受康复治疗的吴富强非常惊喜:“我以为要被送到成都市中心的医院去,甚至觉得挺不过去了,没想到新津区的医生就把我救回来了。”

       为吴富强主刀的手术医生,是新津区人民医院引进的博士人才吴龙飞。他告诉记者,除了指导开展医院胸痛中心建设,他也会带队前往医共体成员单位,为基层医护人员开展危急重症的识别、初步诊断和转诊等培训,“目前,我们医共体下面的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具备了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病的识别能力,通过远程会诊、转诊绿色通道等医共体自带的资源,进一步缩短了他们的救治时间,基本实现了‘心肌梗死不出津’。”吴龙飞介绍。

       在急救中心的体系中,新津区人民医院建立了成熟的线上交流协作体系,区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和新津120都能通过线上群及时收到急救需求和协调急救力量,平均每一次急救协调时间被缩短到了30分钟左右。其中,该院卒中中心已逐步建立起集院前、院内为一体的脑血管急救康复体系,卒中患者不仅能得到区域内卒中急救网络的接转诊,还能实现卒中康复的双向转诊和同质化治疗。

     “通过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新津区五大急救中心和基层医疗机构实现了‘无缝衔接’,深深扎在了每一位患者的身边。”刘洲介绍。